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社情民意 >> 内容

李媛:应探索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途径

时间:2017-2-15 9:30:41  作者:李媛   点击:

    民进吕梁市委主委李媛认为:吕梁因山而名、因山而贫、因山而特。是旅游胜地,也是革命圣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伦理文化、廉政文化、红色文化、酒文化、乡村文化、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助推转型跨越实现脱贫攻坚大有可为。但是,目前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文化旅游产业供给结构不尽合理。集中体现在:集自然风光、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创意园区等为一体的景区建设档次不高,吸引力不够;情景性、参与性、休闲性的体验旅游项目明显不足;特色精品旅游商品缺乏,吕梁特色的文化元素挖掘不足、吸收不够,旅游商品大同小异、品位低、质量差,形不成应有的旅游商品市场。

    其次是旅游景区缺乏科学规划。13个县市区缺少沟通与协作,各自为政,景区建设单一、简陋,缺乏文化渗透,致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缺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意识。如碛口景区是独特的唯一性景观,景区文化氛围不足,缺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渲染,活力不够;汉画像博物馆的独特性也没有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缺乏贴近受众的创意设计,致使躺在石碑上的文物依然是冷冰冰的文物,吸引力不强。

    第三是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景区道路坑洼不平,像离石西华镇、石楼黄河第一弯等还没有一条可以顺利通达的道路,很多景区到达景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仍十分突出。景区内有关安全、消防、通讯、环保、能源、娱乐等基础设施不健全,行、游、住、食、购、娱与安全、卫生设施欠缺,大部分景区管理混乱,群众有序参与度不高,调动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够,综合经济效益不高。

    第四是旅游经营服务人才、民间工艺人才瓶颈凸显。现代职业经理人等高级人才严重不足,高级导游严重短缺,经典解说词还有待进一步的文化加工,艺术点缀,一般水准的导游队伍也严重匮乏,安国寺、白马仙洞、玄中寺等地都没有真正的导游;景区服务人员形象、气质、文化底蕴等较差,影响品位;接待外国游客的功能不足,外语导游缺乏;同样,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等。

    而导致这四大难题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重视不够,规划不足;二是资金投入不够。说白了吕梁的旅游业发展滞后,并不是经济因素,而是意识形态问题更严重些。吕梁经济辉煌时期也几乎没有人区重视投资旅游产业,政协委员呼吁过多少年,但是没有多少实质性进展。致使旅游业这一“最吸金产业”在吕梁严重短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经从观光游——休闲游发展到了精神游,对文化要素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创意。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用好旅游产业中的“文化力”,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将传统文化存真、做深、活化、延展,更好地贴近受众、融入现代生活,促进资源、创意、市场共享,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具体路径建议:

    一、推动旅游规划和基础设施升级,打造旅游景区建设新业态。增强“特在历史、特在自然、特在民俗、特在文化”的精品意识,着眼市场需求和旅游产品供给相匹配,将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归类、扩面、延线、拖链,打造精品景区和特色旅游目的地,做到“精心规划、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建设、精心服务、精心管理”,体现区域互补、项目互补、功能互补、产业联动的战略思想,一次规划,分步建设,动态调整,逐步到位,向高品位要效益,向高质量要市场,向品牌要竞争力。边开发、边运营,努力达到一流水平,最好是打造出全国唯一的景观。

    一方面,要进行“大策划、大整合、大运作”,实现由小旅游向大旅游格局的转变。狠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网络化和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实施一批旅游道路项目,开通区县旅游专线和跨区旅游线路,构建从吕梁火车站、飞机场出发通往各景区景点的道路交通体系,打通景区“最后一公里”。狠抓创意文化建设,围绕历史文化游,要丰富和提升景区内涵,传承革命老区的历史文脉和自然遗产,创新思维进行演绎,打造富有历史性、艺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故事性、趣味性的独具吕梁特色的创意产品;围绕民俗风情游,规划建设乡土文化艺术馆等项目,整合吕梁乡土文化艺术,如陶瓷工艺制作、手工作坊、刺绣、剪纸、纺花织布、鞋垫、编竹筐、酿酒、酿醋等,增加体验元素。围绕自然景观游,有序组织农民开发农业体验游、观光农业游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推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如实施“万亩核桃园、万亩红枣园、万亩土豆园、万亩油菜园”等工程化种植发展旅游园区,拉动旅游消费。开发体育赛事游,延伸各类体育赛事游、运动休闲游等新业态,把旅游文化产业打造成具有永续发展能力的绿色、生态、健康、环保型产业,形成大联合、大整合的旅游发展格局。

    另一方面,营造“大旅游”氛围,统筹公路沿线旅游标识、标牌和停车场;加强景区供水供电、通讯、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餐饮、住宿、卫生、购物、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推动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开发,建立旅游导视系统和信息服务平台;开发休闲、摄影、写生、徒步、养生、美食、手工艺制作等慢游产品等,给游客更多情景体验,给群众更多创收机会。

    二、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不久前,文水县开展的“旅游+”活动,开了一个好头。“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养生”等模式,推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规划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推出一批具有强烈文化感染力的民俗文化(柳林盘子)、歌舞、饮食、工艺、影视、戏剧等吕梁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构建吕梁名人游园,打造以《廉吏于成龙》、《吕梁英雄传》、《郭子仪》《卫青》《武则天》《孙嘉淦》(还有最近在山西日报看到的清代治河廉吏康基田,兴县人)《刘胡兰》《南梁游击》《临县道清》《伞头秧歌》《汾阳地秧歌》《吕梁民歌》等集戏剧、影视、声像、表演、图说、戏说等文化综合体;大力发展品质优、档次高的民间刺绣、手工剪纸、印染、乐器、陶艺、竹编等手工艺品;构建民俗文化云数据平台,推动吕梁山特色文化旅游与特色农业、特色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增强民间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一批吕梁山特色文化体验游、生态休闲度假游精品示范区。建成如离石南庄、信义,汾阳贾家庄等一批特色文化村,构建乡村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探索开发白马仙洞、碛口古迹等旅游产品,让沉睡的历史文化“活”起来。

    三、创新融资经营管理机制,打造旅游产品供给新业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保护开发”的原则,构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有效突破项目建设资金瓶颈。

    目前,资金是瓶颈,在市委政府如此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发扬右玉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群策群力捐资出力,可以利用“互联网+”方式进行全民集资搞旅游。就像山西省委胡富国书记当年借款修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发布融资信息,设立文化旅游基金,建立激励融资机制。将捐款金额与享有特权挂钩,在全市旅游景点实行“一卡通”制,凡捐款人人手一卡,凭卡优惠,根据资金数量分类享有优惠特权,数量大的可以参与入股分红,数额小的也按一定比例,将捐款数额与旅游门票打折优惠抵消等,调动全民有偿集资;还可以发动机关厂矿人员按最低工资标准硬性捐款,鼓励周遭村民积极捐款,并按照捐款份额给予每户在景区经营的许可证,在统一管理下进行商业活动等,这样的激励政策融资,既可以调动全市人民群众干部职工发展地方经济壮大旅游业的主人翁意识,还能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实现政府、企业、市民、农户多方获利。

    四、搭建旅游富民平台,打造旅游经营新业态。一方面拓展旅游富民空间,按照“月月有节、场场精彩”的思路,提升景区魅力。如开发富有吕梁特色文化的大型文艺表演活动,如临县的碛口黑龙庙就可以定时组织演出,把临县民间的三弦、道清、秧歌、民歌、戏剧整合一台表演,组织专家和群众共演(汾阳贾家庄、离石千年里亦然),提高群众参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让群众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增强获得感。另一方面以旅游拉动就业,激励群众自主创业,自主创新。按照“谁生产、谁受益,谁销售、谁受益”的经营理念,鼓励民间老艺人制作、生产、销售、传承传统工艺品,并激励年轻人向民间艺人学习手艺,搞好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组建专业创作团队,编写吕梁导游专业的教材,并在吕梁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专业,系统培养,逐步建立经营、管理、服务三个层面相配套的特色文化旅游人才机制,自主培养出高素质的规划创意、市场营销、酒店管理、导游讲解等紧缺专业人才,形成旅游资源开发与客源市场开发,旅游设施建设与旅游人才培养等协调发展。


网络编辑:车芳芳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