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学苑 >> 内容

转型跨越再起飞 山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答记者问

时间:2011-3-14 10:05:55  作者:   点击:

http://www.sxgov.cn/  黄河新闻网   2011-03-11 08:25:54 

3月10日下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山西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袁纯清、王君、李小鹏、胡苏平等代表回答了记者提问。 

新山西,新在结构,新在“四化”,新在富民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是袁纯清书记履职山西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请问袁书记:新山西“新”的含义是什么?未来几年,山西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什么地方?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又在哪里? 

袁纯清:很高兴今天有这么多新闻界的朋友来山西代表团采访,这本身就反映出对山西的关注,也是山西有人气的表现,体现了山西新的希望。我们提出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这个“新”字既是一个新的定位,又是一个新的内涵,还是一个新的旗帜。“新”在哪里呢?第一,新在结构,就是以煤为基、多元发展,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山西是资源大省、能源大省、煤炭大省,去年挖了7.4亿吨煤炭,运出去5.1亿吨。解放60多年来,共挖了120亿吨,运出去90亿吨,占到煤炭外调量的70%,所以说,山西的能源对国家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很大代价,包括生态的代价,也包括生命的代价。光靠挖煤、卖煤,无论从生态环境、从产业持续以及经济效益来讲,都不可持续。我们首先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变一煤独大,或者说煤及煤直接相关产业占比过大的局面。因此,也可以说是新在多元。第二,新在“四化”,就是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这“四化”描绘了山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包括民生的一幅蓝图,也是一个路线图。工业新型化,就是同时做好地下地上两篇文章。做好地下的文章,就是要挖好煤,实现清洁挖煤、安全挖煤。目前挖一吨煤损耗2.48吨水资源,产生6吨到7吨伴生物,在挖煤过程中把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起来,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减少地的塌陷,这就是清洁挖煤;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杜绝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这就是安全挖煤。用好煤,就是延长产业链,对煤炭进行深加工,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做好地上的文章,内容很多。山西的旅游资源很丰富,辽金以前木结构建筑占全国的70%以上,有平遥古城、五台山和云冈石窟三个世界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潜力巨大;装备制造业大有文章可做,山西煤矿平均产能已达90万吨以上,可全部采用机械开采,这本身就有很大的煤机市场需求,我们要建设世界级的煤炭装备基地;山西是物流大省,不仅为汽车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且可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山西不是粮食大省,但都是特色农产品大省,有苦荞、小米、红枣、核桃等等,为此我们提出山西要成为京津地区特色农产品的供应地和菜篮子。农业现代化,就是要以“一村一品”为载体,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板块推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市域城镇化,就是以太原城市群为重点,以大运高速、高铁为轴线,加快建设“一核一圈三群”城镇体系,形成“头朝京津,手牵东西,脚跨中原,大步前进”的城镇化格局,这也代表了山西大发展的形象。城乡生态化,就是要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每年造林400万亩,到2020年实现森林覆盖率26%,达到国际生态良好标准;到2015年,所有市县、重点镇和工业园区全部用上气,包括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层气;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使天更蓝、水更绿。我省“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完成得很好,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分别削减17.6%、13.93%;目前每个村都有一个卫生室,下一步要探索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第三,新在富民,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不断改善,让老百姓有新的生活,生活得更加幸福。“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力争实现城镇居民收入翻番,而且农民收入增幅要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总之,“新山西”会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形态,新的面貌,新的生态,更是老百姓新的生活。 

转型跨越关键之年,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据我所知,山西是受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经济曾一度出现负增长,请问王君省长,目前山西经济恢复得怎样?“十二五”时期有哪些举措? 

王君:您讲得很对。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同时也由于自身经济结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山西经济发展一度时期下行压力很大。我记得,2009年第一季度增长-8.1%,上半年是-4.4%,前三季度扭负为正,全年增长5.5%。在这样一种极为严峻的形势下,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扩大消费,努力稳定和拓展出口,同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现在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通过这些措施,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全部超过了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山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88亿元,同比增长13.9%;财政总收入完成1811亿元,增长17.8%;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70亿元,增长2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648元,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36元,增长11.6%。 

与此同时,我们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仅去年就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37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今年还将竣工1000公里、开工1000公里,到2012年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5000公里,届时将实现省会城市到各设区市3小时通达、各市之间2小时通达、市县之间1小时通达的目标。同时,一大批机场、铁路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35项应急水源工程进展顺利,投资50多亿元的引黄北干工程今年可实现引水到大同、朔州的目标。 

关于2011年的工作,就是要在全面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活力;五是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六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人民生活水平一定会有大的改善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据我了解,山西省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请问李小鹏副省长,在“十二五”期间,山西有哪些切实的改善民生的惠民工程?在重点工程建设上有哪些举措? 

李小鹏:“十一五”期间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寻常的五年。在这5年里,山西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障和努力改善民生,全省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达2793亿元,这些投资是整个“十五”期间山西民生投资的2.96倍。我们全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积极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扩大就业,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覆盖水平,大力实施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应该说目前已见到了实际效果,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2009年和2010年,我们全力推进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两年投资300多亿元,新建通村水泥 (油)路2.5万公里,改造中小学校舍9483所,建成6971个村级卫生室,完成9638个村的村通广播电视任务,建成各类饮水工程1.2万处,圆满实现了全覆盖目标。“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当然正如你所说,我们山西基础差、底子薄,虽然在民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和人民群众期盼过上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愿望相比,还有差距,我们还要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大力推进转型跨越发展,要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对在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方面也有了具体的安排。一要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具体有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切实解决幼儿园的“入园难”的问题。扎实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把农村中小学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从现在的500元、300元,提高到600元、400元。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从今年起,用2年时间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就是要让没有进入大学、进入高中的学生,能享受免费的中等职业教育,使得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够发挥作用。同时还要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在医疗卫生方面,我们要全面完成国家部署的五项医改任务,并且结合山西实际,做出新的特色,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作出新的努力。在保障性住房方面,我们计划投资1170亿元,建设大约80万套保障性住房,当中,廉租住房11.12万户,经济适用房16.6万户,公租房7.5万户,限价的普通商品房、棚户区改造31.04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大约10万户。在扩大就业方面,我们的目标是“十二五”期间新增就业2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0万人左右,将城镇登记的就业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在社会保障方面,在“十二五”,力争实现养老、医疗两项覆盖到城乡全体居民,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城乡全体从业人员。同时,还要在巩固提升农村 “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让全省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坚信,只要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生,进一步加强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山西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十二五”期间一定会有大的改善。 $$分页$$

提振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力转变干部作风 

新华社记者:许多媒体曾报道袁书记到山西上任后大抓干部作风整顿,评价您的工作雷厉风行,这方面在社会上也有很大的影响,请问袁书记,为什么要从干部作风整顿入手,现在干部的面貌有变化了吗?要完成下一步任务,在干部的管理和要求上您还有什么打算? 

袁纯清: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性。我到山西工作后,是从提振精神、解放思想、改变观念、转变作风开始推进工作的,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提出了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主题和思路。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省委、省政府确定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目标后,如何解决好这个“决定”的因素,必须从干部抓起,在提振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同时,还要大力转变作风,就是要讲规矩,守纪律,干实事,抓落实。纪检部门围绕大局开展工作,对干部作风进行检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依纪进行了处理,这使我们看到了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相比山西广大干部而言,只是极少数。通过对一些干部的处理,山西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广大干部群众对正风肃纪的行动给予充分肯定。这是一点。其次,我们更重要的是从正面抓干部作风建设。去年8月28日,省委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对在全省掀起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新高潮作出了部署。右玉与内蒙古接壤,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只有0.25%,县里18任领导班子一届接一届栽树60多年,现在森林覆盖率达到52%,有人甚至说像北欧一样。特别是右玉栽树十分困难,有的树生长起来需要9年,右玉不光绿化了山河,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精神、体现了干部的作风,体现了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这也从一个方面充分说明山西的干部是敢干事、能干事、可以干成事的。所以我们在全省开展了右玉精神学习活动,要求每个县处级干部到右玉参观学习,对照右玉精神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作风建设是常抓常新的,今年我们推出一个新的举措,就是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开展下乡住村“六个一”的活动,要求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企业去,和那里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开好一个解放思想、促进发展的讨论会,制订一个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帮助上一个好的致富项目,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实际问题,形成一个促进作风转变、推进项目建设的调研报告。省委常委要带头做起,我今年要在适当时候选择一个村,和老百姓住几天,落实“六个一”。要通过这项活动,使干部更加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密切与群众的联系,使干部作风有更大的提升。第三,要在制度建设上有新的举措。比如说,要推进流程重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规范审批程序,项目审批盖章能一天的不用两天。总之,要通过正面的典型宣传,通过加大监督力度,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山西干部的作风会更好,希望大家相信这一点。 

切实用好转型综改试验区这一重要平台 

中央电视台记者:山西是一个煤炭大省,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衍生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去年年底,国家批准山西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从哪里作为突破口,来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 

王君: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正式获批,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山西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对山西3400万人民的关怀。我们要紧抓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切实用好这一重要平台,大力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试验区建设主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着力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构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长期以来,山西以挖煤为主,煤焦冶电占工业的80%以上,这种经济是不可持续的、不健康的。我们不仅要搞煤焦冶电,还要搞新兴产业,搞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等。二是解决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将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城乡统筹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为此,省委、省政府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已实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新的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即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农村的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使农村面貌发生显著改善。四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和民生欠账较多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民生全面改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做好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各项民生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五是解决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推进改革创新,强化政策支撑,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吸引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政策制度保障和人才技术支撑。目前,我们正在加紧编制总体方案和专项方案,积极准备与国家有关部委搞好政策衔接,市县也都开始积极筹划这项工作,待总体方案报国家批准后,这项工作将在我省全面展开。 

农民收入会有较快增长 

农民日报记者:袁纯清书记,未来五年,山西在提高农民收入上有哪些举措?前一段时间,干旱一直是困扰山西的问题,未来在解决水的问题包括农田水利建设上有哪些举措? 

袁纯清:山西农民的收入较低,现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0%。正因为看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省委、省政府提出目标,“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要达到9000元,而且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这个目标很振奋人心,但是实现这一目标任务特别艰巨。怎么实现?我们要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按照中央的要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一起推进。前不久,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县域经济会议,出台一个文件若干个措施,大力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通过发展“一村一品”,通过一连串的政策措施,支撑农民大幅增收。总之,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二是有若干政策措施支撑,三是广大农民在政策调动下焕发出积极性,相信山西农民收入会有较快增长。 

山西确实是缺水,但是已经有很大改观。我们加大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十一五”期间开工建设的35项应急水源工程,完成27项,其余的即将完成。“十二五”期间我们还将通过各种渠道新增25亿立方米水,水资源是可以支撑转型跨越发展的。同时,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山西目前60%用的是地下水,下一步通过建设大水网等措施,转变为60%利用地表水,加上全社会节约用水,山西尽管缺水,但水的瓶颈制约是可以解决的,完全可以支撑“十二五”乃至更长远的发展。 $$分页$$

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生产同样是第一要务 

澳洲新快报记者:袁书记不久前曾经说过,让矿难成为山西的历史,让煤焦领域反腐败得到有效遏制,这被外界认为这是您主政山西作出的承诺,请问,您对承诺有没有兑现的时间表,有没有压力,有哪些具体举措和工作目标? 

袁纯清:矿难是山西人民之痛。在一段时间,矿难频发,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失去,给许多家庭带来灾难,也给当地干部造成巨大压力。正因为这样,我们强调,对山西而言,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生产同样是第一要务,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和谐,安全生产必须时时讲、人人讲、处处讲。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安全生产。比如,要求下井人员必须做到“三知三会”,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带班下井,一旦遇到事故可以及时有效组织处置。我们还为每个产煤县都配备了安全县长助理。去年,省委、省政府还出台了12个行业118条具有“杀手锏”性质的安全生产规定。还有一个釜底抽薪的重大举措,就是开展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煤矿由2600座整合为1053座,平均每个矿井的产能达到90万吨,可以实现机械化开采和信息化管理,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目前,山西安全生产形势出现了明显好转,2009年比2008年死亡人数减少1018人,2010年又比2009年减少505人,去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188,大大低于全国0.749的平均水平。下一步,我们决心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由明显好转向稳定好转转变。随着基础性工作的加强,机械化开采的推广,信息化管理的跟进,政府安全监管主体、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全面到位,山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的局面就会到来。 

关于反腐败问题。山西煤焦领域的腐败问题较为严重,近年来在中央纪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山西加大了焦煤领域反腐败力度,开展了集中整顿,仅违纪违法资金就收缴300多亿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腐败就要反,就要抓,就要治,就要给予严肃处理。山西省委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反腐败的问题上,立场是坚定的,旗帜是鲜明的。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这样的决心,有工作的力度,以及相关源头治理措施的跟进,我们就有条件遏制腐败多发、高发的势头。 

难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是如何对待 

南方都市报记者:人们都说晋官难当,请问袁书记,这个难难在哪里?从陕西到山西,从省长到书记,您觉得最大的转变和感受是什么? 

袁纯清:实事求是地讲,做官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在处于变革时期,既有发展的任务,又有稳定的任务。难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是如何对待。解决难的问题是一个主观对客观的过程,如果你觉得难、害怕难,那永远是难,如果你认定困难的背后有一个成功在等待,一定会克难攻坚,开辟出一个新的天地。我来山西工作后,得到省委一班人的支持,得到干部群众的支持,我愿意和山西干部群众一道,共同克服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矛盾较多、民生还需大力改善的困难。相信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省委一班人的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山西“十二五”的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文化要成为山西发展的一翼 

光明日报记者:众所周知,山西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现在我们注意到,正在向建设文化强省努力。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山西取得了哪些进展?目前和国内的一些文化强省相比,山西存在的差距在哪里?在“十二五”时期,在文化建设方面将有什么新举措? 

胡苏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随着转型跨越发展,山西的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任务越来越紧迫。一方面是个机遇,另一方面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强省这一战略任务高度重视,提出文化要成为山西发展的一翼,要像挖煤一样挖文化。这些都为推动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刚才记者提问我们山西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有什么新要求。山西的文化体制改革按照中宣部提出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近年来取得比较大的改革成效。首先是全省出版系统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山西出版集团经过几年的运营,经营收入已经由原来的27亿元达到去年的47亿元。同时,省市县的局台分离、“三局合一”、成立文化综合执法大队等方面工作也全部完成。这两项改革任务,我们走在了全国前列,受到中央领导的表扬,在全国做过经验介绍。我们目前面临的改革任务,是要尽快完成演艺团体改革,最近我们在省市县三级对全省的文艺团体进行改革重组、转企改制,我们的目标时间定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改革任务,进行挂牌运营。同时也要对广电网络进行整合、推进电影行业整体转企改制。 

我省的文化产业、文化发展与全国水平相比,与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明显的差距。一个文化强省,应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文化体系、比较大的文化产业规模以及对全省经济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从目前来说,我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总量还比较小。去年,我省文化产业的产值是280亿元,占到GDP的3%左右。在“十二五”规划中,我省文化产业的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占到GDP的6%。 

2011年,山西省要加快实施“五大战略”,实现“五个新进展”,努力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及相关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其中,在大作品展现方面,围绕建党90周年,打造《红军东征》《晋阳秋》《高君宇石评梅》《申纪兰》等影视剧,充分发挥山西历史文化特色。在舞台剧方面,我们最近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千手观音》《大红灯笼》,以及正在排练的《粉墨春秋》等。在大集团运作方面,在成功组建山西出版集团的基础上,组建山西广电传媒集团、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西广电网络集团、山西省演艺集团、山西影视集团,预计今年上半年组建完毕,正式运营。到“十二五”末六大集团产值要努力达到400亿元。在大景点支撑方面,今年要与旅游部门联手,对确定的佛教与边塞文化产业区、晋商文化产业区、根祖文化产业区、太行文化产业区、黄河文化产业区五大区域进行精心打造,以取得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大服务引领方面,一大批文化设施将陆续投入使用,同时在景点建设一批酒店等服务设施,给广大游客提供便利,扩大和增强景点的吸引力。在大会展集聚方面,在搞好现有的平遥国际摄影节等知名文化节的基础上,打造太原晋商文化节、大同云冈文化旅游节、右玉西口风情文化节,以及黄河壶口文化节等文化节。

转型跨越发展必须有强大的人才支撑 

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山西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省,但又是人才资源小省,我想问,袁书记到山西提出人才加速计划,山西人才工作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着力点在哪里?山西在引进人才上有个著名的“百人计划”,五年到十年时间引进100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到2010年已经引进58人,人才引进如此高效,是否会影响人才引进的质量? 

袁纯清:对山西来讲,能不能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最终还必须有强大的人才支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一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培养和引进人才的着力点放在资源型产业的转型上,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解决最紧迫的现实课题,这是我们基本的立足点。二是加大引进的力度,我们一年拿了5000万元搞“百人计划”,引进速度很快。我多次强调,这方面的问题不在于拿了多少钱,而在于用了多少钱,用得越多就说明引进的人才越多,就越高兴,下一步我们会有相当大的财力保障引进人才。特别要强调的是,山西是个好地方,值得人们来。第一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有广阔的用武空间;第二是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太原到北京高铁的建成,太原将成为北京最大的卫星城,太原还是华北地区很难得的山水之城,对人才投资创业有较大吸引力;第三是实行柔性人才政策,加大自身人才培养力度,建设山西工业技术研究院,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等等,有这些条件,引进人才的速度自然会快一些,而且质量也是高的。 

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既定目标 

香港文汇报记者:王君省长,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您说要努力转型30年,把山西变为北方小江南,您这样说的信心来自于什么? 

王君:纵向比,近年来山西发展得不错,也可以说很快;但横向比,我们与其他发达省市还有不小的差距。“十二五”时期,是山西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瞄准转型跨越发展这一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抓手,以安全生产为重要保障,大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在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 

我们的信心来自哪里?第一,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第二,有长期以来打下的扎实基础。第三,有省四套班子团结和谐形成的凝聚力,目前全省政通人和,发展的氛围很好。第四,已经形成了一个转型跨越发展的好思路。第五,有着丰富的地上地下资源,有着不断改善的区位条件和积淀深厚的文化传统。第六,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人心思进、人心思上,形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合力,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山西能把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这件事办成,还有什么事情办不成?总之,“十二五”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有利条件很多,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完成既定的目标。 

没有人才什么事也办不成 

中国产经新闻报记者:教育是强国之本,也是强省之本。请问王君省长,“十二五”时期,山西省在教育发展方面将有多大的投入? 

王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山西要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实现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没有人才什么事也办不成。为此,我们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编制了山西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总的要求就是要继续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统筹发展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特殊教育。

国家要求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我们保证完成,而且还会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增加。 

通过 “四个一点”,保障固定资产投资目标 

中国能源报记者:过去的一年,山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增长很快,但是总量仍处于中部六省后列。山西新的发展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请问王君省长,你们计划如何筹措? 

王君:固定资产投资,既关系到当年经济发展,也关系到长远发展。这两年,我们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力度,2009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30多亿元,2010年达到6350多亿元,累计投资超过1.1万亿元,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十二五”期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任务是5万亿元。钱从哪里来?主要途径,就是“四个一点”:一是各级政府拿一点;二是银行资金贷一点;三是启动民资筹一点,近两年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之后,大量民营资本从煤炭采掘行业退出,只要引导得当完全可以投入到其他产业投资,包括文化旅游产业等;四是招商引资引一点。5万亿投下去,我省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一定会有更大的改善,全省GDP总量翻一番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在好的基础上实现更快的发展 

工人日报记者:山西与中部和周边省份相比,不少数据是靠后的,您是不是觉得压力比较大,在“十二五”期间,山西追赶这些省份有没有具体的目标? 

袁纯清:山西 “十一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1.1%,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该说我们是有压力的。正因为有压力,所以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GDP年均增长13%。这样做,说追赶也可以,就是我们讲的跨越发展,就是在好的基础上实现更快的发展。 

香港文汇报记者:袁书记您到山西后,请您谈一下和王君省长是什么样的搭档关系? 

袁纯清:大家可以看出来,我们的关系很融洽。我们会建立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关系,总的讲可用目标一致、志趣相投8个字概括。(记者 尚慧辉 田建平 左燕东)

(网络编辑:贺立辉)

网络编辑: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本类固顶
  • 没有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