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站专题 >> 学习实践 >> 内容

铁凝:追寻红色岁月足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道路

时间:2011-6-3  作者:佚名   点击:

2011-06-01 04:16:00 来源: 人民日报(北京)

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作家分赴韶山、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他们的采访采风不是走马观花,而是“亲临故事的发生地”进行后续定点的深入生活。作家们沿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足迹,打捞和寻觅历史中普通人群的尘封往事,学习和景仰老一代革命家的无私精神。每一块土地都有让人落泪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让作家受到强烈震撼的细节。他们将所见所思,融入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影视作品等多种文学形式,书写中国共产党走过的90年光辉历程。一年来,采访采风团作家后续定点深入生活达40余人次,出版、发表大批新作,有近40部作品得到中国作协的重点扶持。可以说,“走进红色岁月”活动,是中国作协在新时期探索组织作家深入生活一种新形式的尝试,而其后续优秀作品的产生同样证实了“走进红色岁月”的实践,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推出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走进红色岁月”活动,是新形势下“核心价值”的一次精神洗礼。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精神世界的打造便显得尤为重要。“走进红色岁月”,使作家们走出书斋,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历史的轨迹,人民的选择,时代的进步,更加丰富了作家的精神世界,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激情。可以说,“走进红色岁月”的经历,在作家创作历程中是一处鲜亮的记忆,它必将对作家今后的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走进红色岁月”活动,是新形势下“红色资源”的一次文化传承。红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颜色,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历史代码,也是中国人民铸就辉煌成就的精神印记。老区革命纪念地的红色传统是文学创作的富矿,更是文学创作取之不竭的精神资源。红色题材的文学创作,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有着可贵的传统。1942年之后,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广大作家与文学工作者自觉地将文学事业与时代人民结合在一起,解放区的一大批作家更是积极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形成了一支作风过硬、创作力极强的队伍,赵树理、丁玲、贺敬之、柳青、周立波等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它们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种谷记》、《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这些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体现社会发展的规律,反映中国人民的诉求。正是这一点,使得这些具有中国经验、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学书写在人民大众中间有着不衰的生命力。它对人民精神风貌、社会进步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今天,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这种“红色资源”的文化传承,是我们新一代作家理应担负的责任。

“走进红色岁月”的活动,是新形势下贯彻《讲话》精神的一次重要的文学实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是解决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还有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时代、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普及与提高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从某种角度看,“走进红色岁月”采访创作活动,也就是当下作家们对《讲话》精神的实践贯彻和文学回应。

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今天,我们必须牢记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他接着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社会生活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已为文学创作的长期实践所证明,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中的大作品大作家无一不是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汲取创作的营养。

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今天,我们不能忘怀人民意识是文学创作的永恒动力。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是文艺第一位的工作。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中更是精辟地指出,“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由谁来教育文艺工作者,给他们以营养呢?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只能是: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在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的今天,我们应更清醒地认识继承、创新是文学创作的内在需求。胡锦涛同志指出,“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是的,古往今来的中外传世之作,无一不是继承、创新的结果。以文学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形式的创新,增强文学作品的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作家以创造的激情与原创的能力去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去体会创作本身的内在需求,去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五四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同时学习世界文化中一切优秀的成果,并将之融入文学创造中去,真正做到从传统精华中发掘现代元素,从各国文学中吸纳有益营养,让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发展中作出更加辉煌的贡献。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网络编辑:贺立辉)

网络编辑:admin 来源:不详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