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2010年12月31日 来源:《人民政协报》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重视学习、提倡学习的优良传统,注重在学习中增进共识、加强团结,不断巩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组织和推动广大政协委员在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学习,作为人民政协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为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服务,具有十分突出的统战特色。
人民政协学习源于统一战线的需要
人民政协的学习工作,是由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发起,是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倡导和关怀下,适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开展起来的。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引起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事变是发展得这样快,以至使很多人感到突然,感到要重新学习”。面对迅速发展的形势,各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和各族各界代表,迫切需要用新的观念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1950年3月14日,在各民主党派总部发起和提议下,政协全国委员会工作会议决定成立高级学习组,主要负责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各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5个方面在京高级人士的学习活动。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政协的性质和任务的谈话提纲”中第一次把学习作为人民政协五大任务之一提出。同年同月通过的第一部政协章程也将学习工作列为人民政协的重要任务。1955年4月,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设立学习委员会,专门负责政协全国委员会所举办的学习座谈会、报告会的工作,检查和督促政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的学习工作,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有关方面协商有关学习的重要事项。随后,政协全国委员会在北京创办了被称为“民主党派的高级党校”的社会主义学院,成为高级民主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系统学习革命理论的重要基地。
配合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人民政协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和推动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时事政治和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提高了社会主义觉悟,促进了绝大多数学习成员在思想上、政治上逐步实现了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转变,进而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从而积极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人民政协学习方式的统战特色
1954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召集参加政协会议的部分党外人士座谈讲到学习时谈了自己的意见:学习是自愿的,马列主义也要自愿学习,而不应强迫。周恩来总理在阐述人民政协的学习时指出,学习不等于信仰,学习马列主义与宗教信仰自由并存,学习是自愿的思想改造,主要在知识分子中进行,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阶段人民政协学习工作的指导方针、具体内容和方法以及主要对象。第一部政协章程在总纲中明确规定:“在自愿的基础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积极学习国家的政策,提高政治水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努力进行思想改造。”
人民政协开展学习活动的初期采取双周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内容有报告会和学习讨论等,刘少奇、周恩来、胡乔木等领导同志都作过学习的辅导报告。1959底至1960年,先由民主党派开始采用一种民主的、和风细雨的方式,引导大家自由交谈、讨论,使与会者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同时,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即所谓“神仙会”。这种学习形式生动活泼,大家心情舒畅,是一种在正确领导下的、群众性的、民主的自我教育方法。毛泽东主席高度赞扬了“神仙会”的学习方式。全国政协及时总结“神仙会”的经验,并在学习工作中加以推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在学习中提倡解放思想,自由讨论,认真实行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方针,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和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结合起来,活跃了政协工作,增强了统一战线内部的团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更加重视学习,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不断丰富学习内容,与时俱进地推进学习工作,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人民政协学习目的的统战特色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统战就是团结,建立统一战线就是结成广泛的团结。回顾人民政协发展历程,不论是建国初期,通过学习进行思想改造,使新生的民主政权得以巩固;还是改革开放伊始,通过学习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消除“左”的影响;特别是进入新时期,通过学习凝聚人心,汇集力量,进一步扩大了统一战线,巩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思想政治基础。人民政协的学习工作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大局,为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服务,为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出了积极贡献。60多年来,人民政协发挥自身政治和组织优势,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把不同党派、团体、界别,不同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不同利益诉求和宗教信仰的各方面代表人士组织起来,使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成员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研讨交流、扩大共识、增进团结,提高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方针、政策的认识,自觉接受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同承担起建设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统一战线是目标,也是方法和策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需要建立更为广泛的统一战线。人民政协是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是各个界别的代表人士,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都有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已经取得非凡的工作业绩,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因此,组织和推动政协委员学习不是普及文化知识,不是提高文化水平,不同于一般的业务技能培训,而是广大政协委员为适应国家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和提高履职能力为目标,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为主要方式的自我教育,是在气氛活跃、环境宽松下的相互学习和研讨、交流的过程,是统一战线内部具有统战特色的学习。通过学习研讨班、常委会学习讲座、形势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委员不断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提升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各项工作的开展。
关于人民政协学习工作统战性的几点思考
人民政协成立60多年来,党和国家的形势、统一战线发展状况、人民政协事业等与政协学习工作紧密相关的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学习工作从目的、形式和内容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无论情况如何变化,人民政协学习工作的统战性没有改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需要继承优良传统,更加突出统战特色,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将学习工作推向前进。同时,学习工作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比如,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如何在学习中体现?人民政协实行“大团结、大联合,囊括一切代表人物”的方针,而政协委员之间存在信仰、利益、观念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学习扩大共识、增进共识,巩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达到加强团结的目的。因此,政协的学习是统一战线内部的学习,是一种民主式的学习,也是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应允许不同思想、不同观点的存在,允许在学习研讨中有交锋、有争论、有碰撞;再比如,政协学习应坚持“三自”方针,坚持以委员为主体,立足委员讲、委员听、委员教、委员学,委员自我教育的功效是其它学习方式取代不了的,因此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培训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在工作中、在理论上思路和认识不清晰,就会将政协的学习混同于社会上的教育培训,失去政协学习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就会影响到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和效果,削弱政协学习工作的统战特色。
统战是人民政协学习的目的,统战性是人民政协学习的突出特色。特色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性,是事物存在的理由和依据。人民政协的学习工作只有坚持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突出统战性,避免一般性,才会有别于社会上的教育培训和其他组织的学习,才会有自身的位置和存在的价值。坚持人民政协学习的统战特色,就必须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立足于人民政协组织的性质、地位和职能,立足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本质要求,立足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现实需要,以“三自”为方针,以“三不”为原则,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倡导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和风细雨,自由讨论,对学习中的不同意见、不同看法应该求同存异,更要体谅包容,不可强求一致,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使政协的学习成为一种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活动。
(网络编辑: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