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上学苑 >> 文教专区 >> 内容

快意人生话诗词

时间:2016-9-2 17:48:26  作者:   点击: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鲁浩

岁月在江河中奔流,青山依旧巍峨;诗词在朝代中沉淀,悠长醇香更甚。中国历史上留下的许多诗词不仅成为永远的经典,口口相传、经久不衰,也犹如清风朗月,泽被后世。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拥有传统文明、文化与文学,是我们中华民族历经苦难、生生不息的本源,也是有别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显著特征。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静心审视“文明、文化、文学”这三个关键词,可谓千古悠悠、一脉相承。文明是总和,文化是意识,文学是载体,而诗词则是我国传统文学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不仅广泛参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成长与构造,也对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修养和世风世俗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教化作用。

多少笔下铿锵句,已作古今不绝音。认真品读,仔细回味中国古代的许多诗词,里面不仅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也追溯吸吮到了中国优秀文化的精神源头,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营养、绵延不绝的文化基因,有着海洋般的深邃、高山般的壮美、大地般的深情;其内饱含的忧国之心、爱民之情、廉政之思,呼之欲出,气吞山河;其间蕴涵的高远境界、美好追求、人间真情,跃然纸上,回味无穷。

融入环境:诗词能使人的信仰更加光明

好的诗词能让人激情澎湃、心向光明,更能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别样的风情与景致。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时,提到1990年读了《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后,曾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词一首,词中不仅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以焦裕禄为榜样,立志为民造福谋利的情怀,其一片公仆之心,一腔浩然之气也令人动容。2014年教师节前夕他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引用了《七律·长征》。从此,不仅在中国,在西方世界,人们也知道了毛泽东是一个会写诗的红色领袖。纵观毛泽东同志的革命建设生涯,他都在梳理中国诗词这条精神长河——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深思拷问,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历史自信,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由衷感叹, 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天地浩歌, 诗词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伴随着他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革命风云和历史巨变。

还将正气胸中转,化作和风指上生;光明在案享清欢,可凭铁骨奠华年。正能量就是浩然正气,是我们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核心精神,是国家兴旺的核心力量。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里有语:“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于谦十二岁时作《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此诗咏出了廉者最强音——“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个声音穿越时空,不断在我们耳畔回荡,这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傲然屹立、走向辉煌的精神脊梁。

释怀心境:诗词能使人的志向更加宽广

写就好诗词的基础,是一个人具有光彩夺目的经历阅历,厚载万物、海纳百川的胸襟格局。极目而天舒,登高而望远。格局大,才能立意高;心灵美,才能诗词美,只有具备高尚的节操情操,才能写出佳作。只有借助美好意象,才能释怀心境。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以梅花为意象,表达了他心济天下的刚正操守,及在艰难处境中的孤寂与自我坚守。“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有人无人,兰自幽香;有人无人,我皆自律。品读此诗,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自觉地遵循法度,才能持续完善人格修养,不能因为害怕惩处才清廉,而是将清廉转化为内心的主动需求,这应该是我们党员干部追求的一种思想境界。“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又是何等潇洒自如地表达了郑板桥的高尚风骨和坚定意志,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清官形象。“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这是陶渊明对自己心境的真实写照,给我们的一条重要启示就是:看淡了名利,才能看得清自我。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处景,一个包裹作者百般情思、千般感怀、万般心境的“精灵”。每个人的性格、遭遇不尽相同,所感知的世界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所表达的思想意境也不同。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开朗的胸怀,豪放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如此激昂慷慨,振奋人心。

情由景生,语由心生。有什么样的心境,就会有什么样的诗情,就会有什么样的情怀,就会有什么样的诗意。每一首诗词的产生,都是心情、心境、心语释放的过程,都是一个艺术生命的盛开与凋零。

升华意境:诗词能使人的思考更加深刻

风云变幻的封建王朝兴衰,是一幅渐次展开的历史画卷。这既是许多古代诗词写作的背景,又是时代的缩影,留下了独特的岁月印记。散落其间的许多尚廉斥贪诗词,既镌刻有廉与贪的胶着与警醒,也倾诉着个人生死荣辱的历史警思。

宋代宿州太守陈璠,因贪污被判处极刑,临刑前,却忽然写下了一首《临刑诗》,诗中写道:“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在幡然醒悟的心声中,说出了赃钱的本质,那就是灾祸之源,南柯之梦。如果融入自己的思考,从历史和人性的角度去分析腐败问题,这首诗还可以引导我们从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方面去诠释和解读贪腐问题。

唐代李商隐《咏史》一诗,曾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引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此诗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指出了治国安邦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一是勤俭,一是人才,若只得其一,便不足以迎来盛世华年。功者,难成而易败。先不去论如何铸就伟业,个人远离耻辱,就必须尚俭去奢,拒腐蚀、永不沾。君不见,石崇的金谷园已“日暮东风怨啼鸟”;君不见,杨广的江都堤已“回望空悲绿树烟”,更不必再说唐玄宗李隆基和后主李煜了。可见,骄奢淫逸是腐败滋生的土壤,看似挥霍的是金钱,实则挥霍的是清廉;看似膨胀的是身体,实则膨胀的是欲望。

感触情境:诗词能使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诗人余光中曾说:“我们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做诗人,但要拥有诗意的情怀,追求诗意的生活。”“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南宋赵师秀的《有约》,写的是黄梅时节,诗人雨夜待友来访的情景,传神地描绘出了约友未至的怅惘心情。全诗生活气息浓郁,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慢慢品来,他们之间的友情如水般平淡而悠长,这样的交往,远离了世俗功利、远离了算计得失,怎不轻松惬意,雅致坦然?怎不让人心驰神往,无限推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用语含蓄,但我们从中不难感受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此诗不仅表现出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借古鉴今,也足鉴今人。用此意境,审视今天一些在外乐不思归的人,对待家中孤灯候归的家人,能有这份细腻真挚的情感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妇孺皆知,用朴实无华的语句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我们常说,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同样,这首诗也启示我们,用传统美德引领社会风尚,塑造国风、民风、家风,不仅是极其重要的可行之策,也符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印第安人有一句谚语:“别走得太快,等一等灵魂。”当社会节奏越来越快时,人就容易变得浮躁和贪婪,各种道德败坏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如何让我们的感情不再粗糙?如何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柔软?诗词是一种很好的寄托,她能使人沉静下来,自警于心,自励于途,既完成人生征途上的使命任务,又不迷失于沿途风景的诱惑,并从诗词中发现生活之美,品味智慧之言,感悟人生之理。

人间难得有“四境”,快意人生话诗词。诗词中有历史风云、诗词中有家国情怀、诗词中有人生四季、诗词中有生活百态。岁月流转,不会磨灭永恒的诗篇;时光流逝,不能沉埋诗人的形象。诗词己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长河,成为一个民族的意志,情感和文化的象征。历史不会随风而去,滚滚向前的时代也不会凭空而来。伟业从来难铸,继而矫首偕行!

(作者鲁浩单位:河南省纪委宣传部)

网络编辑:贺立辉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