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摘要)
吕梁市政协主席 朱锦平
(2009年7月2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政协第二届吕梁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共吕梁市委和大会主席团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委员、列席同志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的议程,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
这次大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实施“三三战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努力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安全”奋斗目标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听取、审议了薛万明同志做的一届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刘本旺同志做的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了市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张九萍同志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它重要报告;选举产生了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
会议期间,委员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围绕吕梁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就关系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就如何做好今后的政协工作发表了很好的见解。会议始终洋溢着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蓬勃朝气,呈现出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民主氛围,开得隆重热烈、富有成效,是一次民主求实、团结鼓劲的大会,是一次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力量、共谋发展的大会。
一届市政协五年的工作富有特色,卓有成效,参政议政成绩显著,履职尽责经验宝贵,受到省政协和中共吕梁市委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一届政协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为新一届政协进一步做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各位委员、同志们!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人民政协诞生6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全面落实市委“三三战略”总体部署,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安全”的目标任务,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维护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山西省委的《实施意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协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为进一步推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政协自身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有新贡献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中共吕梁市委立足我市市情,准确把握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三三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我市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我市“两会”精神,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是全市工作的大局,也是政协工作的大局。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一定要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市委“三三战略”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七项重点工作”、“十大重点工程”和“十件实事”的实现完成,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努力把人民政协“人才库”、“智囊团”的优势,转化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广大政协委员来自全市各条战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各位委员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做好工作,在推进全市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
二、坚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努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有新成效
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内在要求。要把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加强同各方面人士包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联系沟通,促进各界群众的大团结、大联合。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我市各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增进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界人士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团结合作,促进政协同各民族、各阶层、各组织之间的协调和谐,促进政协内部各党派、各团体和广大委员之间的协调和谐。要把民主的理念渗透在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鼓励委员直抒己见,畅所欲言,努力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融洽和谐、亲密无间的氛围。要加强与各自所在界别群众的联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使政协真正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一切创造活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添新力量,做出新贡献。 三、坚持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维护群众利益上有新作为
履职为民是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协的血脉在人民,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要把履行职能同建设和谐吕梁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强化以人为本、履职为民的理念,在促进社会和谐特别是解决民生问题上,切实发挥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政协委员要密切联系群众特别是本界别的群众,围绕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通过调研、视察、民主评议和提案等多种形式,积极支持市委、市政府“四大惠民工程”全覆盖的有效实施,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要认真研究新时期各种利益关系出现的新变化,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市委、市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一系列举措,多做化解矛盾、理顺情绪,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凝聚人心、增进团结的工作,引导各界群众正确对待利益的调整,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增强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为促进社会和谐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四、坚持从教育和管理入手,努力在发挥委员主体作用方面有新举措
政协工作的实力在委员,活力在委员,潜力也在委员。这次市政协换届,新委员占到49%以上。这就有个新委员尽快进入角色的问题。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具有双重岗位的特点。政协委员既是崇高的政治荣誉,更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没有委员积极、热情地参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积极探索有效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新途径、新形式、新方法,努力提升委员的整体素质,增强委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委员参加活动的政治热情。一是要认真组织委员集中学习、实地参观、外出考察和视察调研等活动,努力为委员知情参政创造环境、提供条件,不断增强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能力。二是要把委员活动、委员履职、树立和维护委员形象、保障委员的民主权利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细化、量化和具体化。探索委员通报、委员表彰、委员述职等工作方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委员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三是要充分考虑界别和委员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创造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搭建更多富有特色的活动平台,不断拓宽活动渠道,创新活动途径,丰富活动内容,活跃活动形式,以增强委员的凝聚力,提高政协的影响力。
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有新进展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更好地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更好地推进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努力在加强自身建设上下功夫。
一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人民政协和统一战线理论,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前进方向、共同的奋斗目标。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团结和民主两面旗帜,坚持人民政协事业正确的前进方向。要继续坚持一届市政协倡导的与党委、政府“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的原则。要坚持与时俱进,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研究和探索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创造性地做好新时期的政协工作。
二要不断加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服务发展大局的新举措、拓展民主监督的新途径、搞活界别活动的好做法、保障委员民主权利的好方式,努力提高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层次和水平。要按照《宪法》和《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根据形势和发展的变化,结合工作实际,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如各种会议制度、对口协商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办理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制度、联系委员制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等等。要根据中央《意见》和省委《实施意见》规定,积极推动党委、政府在决定事关全局的大政方针、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社会政治生活方面的重大事项时,先协商后决策、先协商后通过、先协商后实施的政治协商“三在前、三在先”原则的落实。要加强各项工作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对常委会工作规则、专委会工作规则等进行调整完善,规范政协调研、视察和监督评议行为,规范提案和社情民意反映工作,努力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实效。
三要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全市大政方针的讨论协商及其履行职责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中的重要作用。支持界别依据自身特点开展活动,积极探索发挥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充分发挥界别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拓宽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的民主渠道。尊重和依法保障委员的民主权利,增强委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把政协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建设成为政协委员之家、各界人士之家、基层政协之家。
各位委员、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实施“三三战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大有可为。让我们在中共吕梁市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我市“两会”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同心同德、扎实工作,不断谱写我市人民政协事业的新篇章,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
(网络编辑: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