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内容

李媛:辛安亭教育思想研究座谈会发言稿

时间:2015-5-15 10:00:15  作者:李媛   点击:

2015513

今天我很荣幸也很激动和这么多的“大家”一起谈教育,重温辛安亭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聆听“大家”对教育的真知灼见。虽然我已经离开教师岗位从事民主党派专职工作整十年了,但是我对教育的关注一刻没有停息。十年来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涉及最多的还是教育问题,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中最有价值的成果也是在教育方面。所以,教育事业已经深深根植于我的心中,对教育的关注也成了毕生的使命。

辛老去世已20多年了,他以毕生精力致力于教材编写和语文教育研究,开创了新中国教科书编纂史的一个新时代,被誉为新中国基础教科书的奠基者,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其理念与辛安亭的教育主张一脉相承,可以说基本上是辛老教育思想的回归。我深入研读辛老,一方面感觉贫瘠落后的离石能出这样的教育大家,其自身肯定有常人不能企及的魄力、毅力和魅力,值得学习借鉴;另一方面也是让我倍感如遇亲人般感觉是因为他是民进会员,共同的组织、共同的价值追求又让我对他生出更多的亲近感和见贤思齐的欲望。2008年我曾参加了市政府举行的纪念辛安亭逝世20周年座谈会,对辛安亭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的契合和借鉴谈了我的理解。今天,我从当前教育的任务与辛安亭的教育主张着手,谈自己的几点感受。

在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的20149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并在这所有着“培养中国教师的摇篮”之称的学校发表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打造中华民族复兴的“筑梦队”。这种用“爱”打造“筑梦队”的教育,正是辛安亭的教育思想的精髓。

一、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启发心智教育,“把教育、德育、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全面兼顾”。辛安亭指出,“教科书有其自有的规律,应该着重讲最基本的、较固定的知识,不能过分强调紧跟形势,过多讲临时性的东西”,“我们无产阶级办教育、编教材,当然首先要把德育摆在第一位。但是,德育无论如何重要,它仅仅是一个方面。我们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求政治上头脑清醒,业务上也得有真正本领,还得有个好身体。不然,怎么能挑起革命的担子呢?”在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同时,辛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他说“教材教法能够启发心智,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如登高远望,时时有新奇的景物出现在眼前,感到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学习欲望;当克服了前进道路上困难时,又会发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之情。有了这种愿望和心情,学习的兴趣就会源源不竭,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愈来愈浓。”还说,“有新鲜的感觉,才能引起兴趣。要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在自己探索中得到的东西数量虽然少,但质量高,用处大”。这是一种针对成人的教育。

我们当前的教育是成才教育,而非成人教育,体育课被挤占,德育被淡化,更谈不上社会实践课的开设,学生只是被动学习,无休止地补课、考试,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全面发展”;教材的选编也一味迎合领导、迎合政治(选了二把手的作品,一把手的必须有,选了毛主席的,邓小平的要有,江泽民的……,所以,鲁迅们的文章就下课了),既没有考虑学科本身的内在联系,又没有注意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的特点,不能做到全面发展,也难以用爱启发心智。

二、着眼于教育的“全面普及”,践行“教育要面向劳苦大众”的宗旨,面对普通群众、干部和士兵等文化层次严重偏低的“平民”群体。几乎整整一代陕北的儿童少年包括一部分农村青壮年、基层干部,都是读着辛安亭主编的读物成长起来的。至今在陕北、甘肃、宁夏一带,许多六七十岁的老人都可以操着浓重的西北乡音背诵当年琅琅上口的《新三字经》:(“好娃娃,爱家庭,帮大人,做事情。腿又快,手又勤,眼又尖,心又灵。也抬水,也扫地,也烧水,也喂鸡。妹妹哭,抱妹妹,弟弟闹,照弟弟。”)这些明白晓畅的“三字格言”,很多已经成为这些老人用来教育下一代的“口头禅”“顺口溜”,融入为他们文化血脉中的一部分。“基础教育受益最大的是社会、国家和民族”,只有重视教育的全面普及,才能有社会、国家、民族的复兴。

我们强调教育要“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似乎没有关注到覆盖面占我国生源70%的农村教育,我们当前的教育改革仍然不是从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入手,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花费高昂的投入,举家迁居城镇就学,但即使学习成绩很好,也只好望着高昂的学费而兴叹;即使考上重点大学,也因为交不起学费、看不到出路而不上了。调查发现我国的教育投资,农村教育投资不足城市教育投资的一个零头,政府对教育的投资,不是给农村雪中送炭,而是给城市锦上添花,这种教育投资的不公平,造就了今天的教育不公平,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距离“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宗旨也越来越远,我们的“筑梦队”也就基本局限于30%的城市人了。

我曾经听到一个笑话,说教育以后要划归工商局管。原因是:许多学校把教育产业化,巧立名目乱收费;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把自己当商人,唯利是图;另一方面是学校理念落后,把学校教学搞得就像生产线生产标准件,不注意学生的学习个性,教育成了工业。所以,教育该归工商局管了。听起来真是辛酸,却也是对当前教育的辛辣讽刺。

三、着眼于教育与生活实际结合,强调教学相长。辛老指出讲课和批改作文,“都应当从是否反映了实际,反映的适当与否加以指示;不应把力量放在词句的玩弄上面”。“把文章狭隘地了解为美丽的词句,而对美丽词句的看法,又脱离了切合实际这一标准,于是‘抬头一看,鸟语花香’,明明不符事实,也不给改正”。这样做,势必会“把学生引向追求华丽词句的狭隘道路”。 他主张“语文教学应尽量结合生活实践”, 一要编写与生活实践有一定联系的课文,二要讲解课文时与学生生活实践相联系,使学生在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之中学习书面语言。这种教学相长的兴趣式教学,是有灵魂的教育,是教育价值充分实现和教育创造力不断涌流的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竞争有机统一的教育。

康德说:“无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对别人,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做目的,绝不只把人当做工具”。我们的现实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严重危机:执政者总是千方百计把教育变成统治的工具,学校自觉不自觉的把学生作为名利双收的工具,家庭把孩子作为耀祖光宗的工具,学生把自己作为觅食谋生的工具。这种把人作为工具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很累,且累而无功,在学校灌输的是书本知识,进入社会灌输社会知识;学校里学习规则,社会上学习潜规则,最终导致了大规模的贫困教育——素质贫困,价值贫困,创造力贫困。

探究辛安亭教育思想,比照当前教育问题,最大的区别点在于教育是否是发展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公平教育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教育;是否是教师充满着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尊严,培养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大爱情怀、创造能力、社会责任和幸福生活的公民的教育。今天我们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吕梁市实验基地举行挂牌仪式这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再次回顾辛安亭教育思想,学习辛安亭精神,应该是一个非常令人欣慰、又充满期待的盛会,也衷心希望能成为一次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落实的课程教材改革的里程碑式的盛会!  

网络编辑:贺立辉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