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实践 >> 内容

林祥: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重在坚持 贵在质量

时间:2009-1-8 17:56:12  作者:   点击:

  

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重在坚持贵在质量

方山县政协主席   林 祥

市政协在方山县召开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研讨会,不仅是对我县政协工作的有力支持和巨大鼓舞,而且对全县整个工作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下面,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方山县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敬请各位领导和全体与会同志批评指导。
   
今年19月份,方山县政协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政协的精心指导和周密安排下,共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45篇,其中县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各专委会的同志撰写147篇,占60%;政协委员和特约信息员撰写98篇,占40%。按平均每月22个工作日计算,19月份共198个工作日,日均编报1.24篇。从目前见到的全市政协16月份信息工作情况通报来看,上半年市政协采用19篇,吕梁日报社情民意专栏采用5篇,省政协采用1篇,全国政协采用1篇,领导批示5篇,半年得分228分,暂时名列全市第一。与此同时,方山县政协的社情民意稿件,受到了各级新闻媒体民意和社会专刊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中国政协》发表1篇,《人民政协报》发表2篇,《山西日报》舆论监督版发表12篇,《文史月刊》发表1篇。国内主流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以及《今日山西》的民意论坛,先后二十多次转载了方山县政协的社情民意文章,产生了较大的反响。一些重要的社情民意文章,如《无牌警车执法,严重影响执法机关形象》、《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名目繁多的领导小组应予清理》等等,引起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直接转化为决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社情民意作为政治协商的科学依据、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参政议政的基本素材,在整个政协工作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反映社情民意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一项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经常性工作。因此,可以说,社情民意,先进是动态的,工作是永恒的;排位是弹性的,任务是刚性的;编报是经常的,质量是首要的。
   
我们没有什么经验,更没有什么诀窍。要说体会的话,只有一点,那就是:领导带头,全员动手,贵在坚持、重在质量。
    
一、思想认识上,统一意志树品牌。
   
去年县政协换届后,我们主要做了一些机关管理、委员培训、调研视察、政协宣传等基础性工作,对社情民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不力、带头不够,工作落实不到位,在全市排位靠后。20071220日,市政协一届15次常委会议结束后,我代表方山县政协和市政协薛万明主席签订了社情民意责任状,薛主席语重心长的话至今记忆犹新。由此引发了对这项工作的再思考和再认识。在随后召开的县政协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上,大家从履行职能的高度畅谈了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措施。共同总结出了“政协四悟”:作为政协人,在工作态度上,应当多做贡献不争权,珍惜荣誉讲和谐;在政治立场上,科学发展顾大局,围绕中心讲团结;在委员素质上,加强学习是根本,能说会写是标准;在工作任务上,位置超脱压力小,社情民意硬指标。那么怎么才能圆满实现这个硬指标呢?只有领导带头,全员动手,坚持经常,注重质量,树立品牌。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需要敏锐的眼光,需要集体的智慧,需要勤奋的笔耕。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能否搞好,不仅是衡量政协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而且是对每一位政协工作者个人素质的现实考验。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来证明方山县政协不是无为的政协,证明我们的委员不是无知的委员,证明我们的领导不是无能的领导,证明我们的机关不是无事的机关,证明我们的人生不是无聊的人生。大家表示,进了政协门,就是政协人;政协人就要做好政协事。社情民意是十分重要的政协事,我们完全有责任、有决心、有能力做好这件特别重要的政协事。如果做不好,不仅是一种失职,更是一种失败;不仅是一种无能,更是一种永远的遗憾和共同的愧疚。
   
二、工作措施上,领导带头抓编报。  
   
社情民意,难在发现,重在动笔。我们身边的许多人,也许他身怀绝技、能力超群、水平很高,但遗憾的是没有养成主动写作的习惯,甚至从来没有写过文章。这样的同志,让他去当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可能会干得很漂亮。而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因为写作是政协委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建言献策包括撰写社情民意是政协委员的必备素质和主要任务。要使信息工作上水平,说一千道一万,坚持写作不间断;千道理万道理,采用才是硬道理。总的就是坚持一个字:写。你要让想写会写的人写还比较容易,要让不想写的人写信息就比较困难了。如果要让不会写的人也去写,那可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更为艰巨的是,社情民意和提案不一样,光写一篇两篇不行,它是一项需要耐心、需要韧性、需要毅力、需要持久的经常性工作。这就有个培养兴趣、培养习惯的问题。人的习惯由性格决定,人的性格在实践中形成。一个人要形成一个坏习惯非常容易,而要养成一个好习惯特别困难。养成写作的好习惯光靠号召不行,还需要有耐心的倡导,需要不间断的激励,甚至需要物质的补偿和成就的展现,而最有效的办法是以身作则、榜样先行。
   
从今年1月份开始,县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人人带头写信息,每月至少两篇以上。各专委会主任、副主任、全体机关工作人员,只要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人动笔,一个不漏。先解决写的问题,再解决写好的问题。没有数量讲质量是水中捞月,只有数量没质量是滥竽充数。水平高不高,信息见分晓;能力强不强,信息来衡量;你说你有本事,那就请你在信息上来展示。实践证明,写信息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越写越会写,越写越想写,习惯成自然,工夫不负有心人。方山县政协的同志是有志气、有水平的,是经得起信息实践考验的。到目前,各位副主席、秘书长和专委会同志的大名,都在市政协信息刊物和各类报纸上(包括方山报)出现过。分管信息工作的副主席李海林写的农村小学办学情况的深度信息,被市政协社情民意发了专刊。县政协提案委主任马艳林撰写的信息,被市政协采用3篇,山西政协报采用4篇,吕梁日报发表3篇。
   
第二个办法就是骨干委员连续报。在委员队伍中选拔了12名擅长写作的同志,定期收集,随时报送。王卫忠、徐龙、杨应平委员的编报量每人都在15篇以上。特约信息员李乃全、阎吉平也编报了不少质量较高的信息。在收集撰写社情民意的过程中,许多同志受到了实际有效的锻炼,逐渐养成了处处留心、自觉动手的好习惯。进入第三季度,信息编报热度不减,不仅数量显著增加,而且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我是搞新闻和文秘起家的,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兼搞文学创作。1999年成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后来又兼任吕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十七年的县委办公室主任生涯中,长期从事党委信息的组织编报工作,曾连续8年被省市委评为信息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今年为了搞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除了报刊约稿外,基本上放弃了散文杂文创作,坚持每周至少撰写1篇社情民意文章。7月份在北戴河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学习期间,利用晚上时间,在培训中心电脑室里撰写了8篇社情民意文章,及时上报,全部采用。我觉得,干一行爱一行,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干一行干好一行,是最基本的工作标准,没有什么可炫耀的。为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有所放弃也无怨无悔。我非常理解市政协领导社情民意志在必得的美好愿望,非常愿意为此付出自己的微薄之力。19月份我本人撰写社情民意66篇,全部在市以上信息刊物和各级报刊采用和发表。其中《人造景观建设切莫跟风》、《谨防绿色消费成陷阱》被全国政协主办的《人民政协报》民意周刊采用,关于抗震救灾的建议被全国政协信息刊物采用,《无牌警车执法严重影响执法机关形象》被省政协采用。《奥运会报道和赛事解说应少用战争语言》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山西日报》舆论监督版和《山西政协报》发表12篇,市政协社情民意采用18篇。其余稿件散见于国内各大主流媒体。
   
三、激励机制上,凝聚力量创环境。
   
激励机制上,主要是常规的“三个加强”: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在换届时培训委员的基础上,去年10月份专门组织了一次全体委员的业务培训,聘请市政协阎恩俊主任、田永强主任,分别进行了社情民意和提案撰写的业务辅导。政协机关订阅了3万多元的报刊杂志,订购了委员手册和政协机关工作人员手册。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基层调研视察,为委员提供关注民生、了解民意的机会。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委员和机关两支队伍,明确提出“五个一”的要求。配备了信息专报人员,社情民意编报情况一月一排队,半年一小结,年底搞兑现。经主席会议协商研究,制定了社情民意考核方案,今年年底准备拿出2万元资金,用于社情民意信息和宣传工作的奖励。三是加强办公设施建设。县委、县政府对政协工作高度重视,工作上大力支持,经费上足额保证,办公设施全面更新,所有领导办公室、各专委会都配备了电脑、电视,全部能够上网查资料、看新闻。信息撰写和传送实现了无纸化操作。
                                                             ―
2008年9月18日吕梁市政协信息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网络编辑:李媛)

网络编辑: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5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