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楼县位于晋西黄河岸边,吕梁山西麓,全县1808平方公里,共有9个乡镇134个行政村,舒缓绵长的屈产河养育着11万勤劳善良的石楼儿女。石楼神奇厚重,历史悠长,奇特山水,鬼斧神工,伟人东征,首战地点,有着巨大的旅游发展潜质,是潜在而又理想的旅游目的地。只是石楼县经济贫困,县委政府和当地群众对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摆脱贫困落后面貌的呼声很高,对文化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期望值更高。
一、 目前石楼的旅游开发现状
由于石楼地处偏僻,交通闭塞,所以其深邃悠远的人文天然景观不为外人所熟知,近几年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石楼县旅游发展,才渐有起色,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代表性旅游景点。
1、红色旅游:1936年2月20日——5月5日,为期75天的红军东征战役中,毛泽东主席及红军总部机关先后三次莅临石楼,召开重要会议,在留村等7个村庄战斗生活了19天,是红军东征的首战地和主战场,为此中宣部批准成立了“红军东征纪念馆”。县政府的总体思路是:
(1)以红军东征纪念馆为龙头,对游客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2)完善修复毛主席在石楼的路居地,充分展示红军东征在石楼的伟人风采,以教育和激励游人弘扬东征精神;
(3)通过石清大桥与红色首都延安连接,建立一条经典的红色旅游线路。
自从1996年由江泽民同志题字的“红军东征纪念馆”在石楼县城东隆重开馆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2009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旅游局等14部委确定为第二批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9年,留村毛泽东路居地暨《沁园春·雪》创作地陈展对外开放,紧接着,张家塔、西卫、罗村、四江等毛泽东路居暨“晋西会议”旧址也陆续对外开放,在此基础上,2010年,我县又启动了大型革命历史剧《红军东征》的拍摄工作,并于2012年3月1日—8日,作为党的十八大的献礼片在央视一套第一剧场播放。该剧不但充分展示了红军东征这段鲜为人知而又无比光辉的党史军史,也极大地提高了石楼这个几乎被外界忘却的古老小县的知名度,重走当年红军路的游客与日俱增,红色旅游的前景初步彰显。除此之外,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著说相互印证,显示毛主席《沁园春·雪》创作于石楼,我县已征集了省级以上书法协会会员的《沁园春·雪》书法作品175幅,并已由国家书法协会主席张海同志题写书名正式出版。2011年5月8日,我县成功组织了东征将士的16位子女参观了红军东征纪念馆及东征红军总部旧址。近年来已先后组织上千次艺术工作者、省内外新闻工作者,对红军东征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以扩大石楼知名度,打造石楼红色旅游名片。
2、黄河奇湾自然景观旅游(天下黄河第一湾)
人常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而无论是媒体人的评价,还是游客的反馈,最美的还是要数石楼县马家畔的黄河石楼湾。石楼湾位于石楼县辛关镇南6公里的马家畔村一带,黄河在晋陕峡谷各段,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自辛关黄河大桥以南6公里陡然向东,转了一道极为奇特的大圆湾,其从高处俯视,该弯西窄东宽,尾部圆满,宛如葫芦状,两面对称,入弯处至出弯处水流总距离为8000米,弯内陆地以入弯与出弯处最窄,仅为不足700米,最宽处达1700米,最高处与水面垂直距离为196米。站在马家畔观看,远窄近宽,远低近高,水流酷似360度圆圈,山体极像一个神龟,山上枣林密布,黄绿相见,极其秀美,雄浑豪迈,大气磅礴,实乃鬼斧神工。
山西电视台报道时曾称之为“万里黄河上最美丽的湾”,现已作为央视4套采用的长期固定画面,华国锋同志为石楼湾题字“黄河奇湾”。山西省旅游局将石楼湾确定为山西对外展示的八大景点之一。山西省社科院人文研究中心认证为“天下黄河第一湾”。近年来,县政府修建了通往黄河奇湾的柏油公路,就地取材,用石料修筑了观景通道、平台和石阶,但做工粗糙,质量很差。附近有村民修建的小型神庙和平房。有村民自发前来卖山货、提供饮食服务,有业余爱好者作摄影服务,其中,有的充当业务解说导游。平日里,游人零零星星,节假日相对较多些,在重要时间节点上,有时形成人流。近年来,游人渐呈增加趋势。
3、天然氧吧,食品绿色,历史苍古
石楼县属全球最厚的黄土沉积区,大自然的恩赐,使石楼物宝天华,魅力四射。全县宜林面积达国土面积的80%,林业绿化率达46.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19.8%,堪称“天然氧吧”。这里的红枣、核桃等农产品远离污染,天然质朴,是纯正的“绿色食品”。沿黄乡镇和龙交乡建起“万亩红枣林”与“万亩核桃林”,成果时期,漫山果实,翠叶飘香,漫步林间,实觉人间仙境,美不胜收。此外,龙交乡的棋盘山充满人文内涵,绿被遮天,是追朔历史的神往之地,是放牧休闲的天然园林,是游客来石楼不可错过的观赏享受之处。可大力打造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此外,石楼还是姜太公的故里,原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于希贤先生在《光明日报》《新华社》《大公报》等国家级媒体上讲:石楼的诸多发现和传说,足以证明姜太公故里在石楼的观点。石楼是“全国三个殷商出土方国之一”,石楼桃花者出土的殷商青铜器龙纹觥堪称国宝,有诸多古老的发现和传说,体现了石楼的历史苍古。但是目前基本处于待开发状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近年来县委政府在旅游开发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也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就是以红军东征红色旅游为龙头,以“天下黄河第一湾”为主要名片,以“天然氧吧”为主要抓手,打造“石楼休闲园”,“黄土黄河风情观光村”。但是,红色旅游景点城乡散落,尚待整合,自然景点开发在真正意义上讲还未规划性实施。
2、交通通达率。石楼县地处偏僻之地,交通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严重障碍,以“天下黄河第一湾”为例,从石清公路去景区的15公里左右的车道路虽是油路,但路窄、弯多、坡陡,多数路段一般只能容纳一辆轿车勉强通过,拐弯处更是险象环生,游客一路行走,提心掉胆,望而生畏。
3、资金短缺。开发景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交通改善,服务、住宿、餐饮等现在都无着落,就连有的毛主席路居地,也由于无资金而得不到维修、管理而导致荒草覆盖,窗破墙裂,几近无人问津,和陕西袁家沟毛主席路居地形成极显明反差。
4、宣传力度差。在宣传层面、广度、深度、力度上均显不足,以致在市内外、省内外,都不能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这就对石楼的旅游发展打了大的折扣。
5、人才短缺。文化旅游要摆脱初级化、无序化和低水平发展状态,就需要各类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去经营和管理,包括营销策划、文化创意、演艺开发、工程建设、财务管理、服务配置等现代管路人才队伍。而石楼旅游行业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低、服务素养低的“三低”现象,大多是临时任用的“半路专家”,无论是专业化程度还是投身文化旅游业的经验、精力和能力都存在大的差距。
三、相关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吕梁市家喻户晓,让省内名声响亮,让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报刊、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电视平台等传统与现代媒体力量宣传石楼的神奇和朴实,以吸引广大游客的眼球。
2、改善交通,提高服务档次
(1)政府投资兴建通向各景区的交通要道,打消游客的交通忧虑;
(2)在景点处建立宾馆、停车场、餐饮、洗浴等服务配套设施,并加大管理力度,给游客提供高档舒适的服务条件。建设、健全旅游设施设备让游客玩得舒心,玩得有价值。
3、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设法招商引资,让更多的旅游投资者对石楼的山水、人文感兴趣,乐于投资,肯于开发。
4、打造旅游品牌。石楼的特色在于青铜器,应注重青铜器的发掘整理工作,设立乡土文物展馆,把青铜器文化旅游作为开发重点。
5、培养和聘用、引进优秀的专业专门人才
(1)加大文化旅游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出台专门的人才政策,提高待遇,实施绩效激励,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提高外来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2)在当地专项培养一批专门技术管理人才,与高校签订协议,定向培养我县的旅游人才。加强培训力度,多与省内旅游专家取经淘宝,学习交流。
(3)建立培养和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使石楼旅游业人才辈出,旅游业发展了,景区周边的脱贫问题也就解决了。这是推进文化扶贫、旅游扶贫从而实现石楼全部脱贫摘帽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