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秋雨蒙蒙,带着对吕梁的关注与支持,9月4日至5日,原省人大主任王庭栋,原省人大副主任李玉明、孟立正、李蓼源、王民,原省政协副主席秦国栋、宋绍华、祁寿椿,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赵耀仁,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耀光及省委老干局副局长郑兰珍一行来我市参观考察。市领导聂春玉、张九萍、刘明勇、李志江、李良森、曹牛等先后陪同参观考察并出席汇报会。省政协经济和人口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原市政协主席薛万明,原市人大主任岳培民,市级老领导刘振华也先后陪同参观考察。聂春玉作重要讲话。张九萍作工作汇报。
省级老领导一行冒雨先后深入到孝义市兴安化工有限公司、孝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工地、胜溪森林公园、孝义中学及吕梁市高级中学、北川河综合整治工程工地、吕梁学院、吕梁体育馆等地进行参观考察。每到一处,老领导们都耐心听取汇报,并不时就他们所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询问。当看到吕梁的巨大发展和变化时,老领导们不时交口称赞。
在随后举行的汇报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九萍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工作汇报。张九萍首先热烈欢迎老领导们不辞辛劳莅临我市指导工作。接着在向老领导们作了市情介绍后,就近年来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了汇报。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着力推进大项目、大开放、大环境建设,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保”要求,结合吕梁实际,按照“提振精神、抒难解困、蓄势固本”的发展思路,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逐步呈现企稳回暖的良好态势,市域经济触底反弹、降幅收窄、环比上升。张九萍还就我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情况向老领导们作了介绍。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上下严格按照“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要求,顺利完成了3个阶段9个环节的各项任务,取得了阶段成效,达到了预期效果,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
市委书记聂春玉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向老领导们介绍了我市近年来的战略方针。吕梁是革命老区,也是贫困地区,如何把经济搞上去是历任吕梁领导班子长期认真考虑的问题。为此,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至2006年间,提出了“一主三化”的思路,民营经济开始发展壮大并占据主导地位。2006年以后,我市根据实际,又及时提出了大项目、大开放、大环境“三大工程”和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三个发展”,开放的环境吸引了大企业、大集团的入驻,大项目在吕梁星火燎原。今年以来,我市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了“三三战略”,即强力推进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三个发展”,着力抓好大项目建设、扶贫开发和新时期党的建设“三大工程”,倾力打造富裕新吕梁、宜居新吕梁、特色新吕梁“三新吕梁”,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我市工作的战略方针。其次,聂春玉就如何解决我市“富县与富民”关系这个问题向老领导们作了说明。聂春玉说,到“十一五”末,我市富县问题应该能够解决,而富民问题则任重而道远。为了解决富民问题,我市采取了以工补农、以财补农等一系列措施: 来吕梁投资的煤矿企业必须提取吨煤15元的扶贫资金;一矿一企必须绿化一山一沟;一矿至少建设一个新农村;各县(市、区)必须把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三农”工作中,比如我市正在实施的“5485”工程等。最后,聂春玉就发展中“好与快”的问题作了汇报。他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好”是基础,是前提,因此,循环经济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切入点,大项目建设是最佳载体。当前,我市经过“环保攻坚五大战役”,关闭了400多个污染企业,全市二级以上天数骤增。去年共354个二级以上天数,名列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二级以上天数仍位居全省第一。聂春玉说,我们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也要创造优美的生存发展环境,我们就是要建设宜居新吕梁。聂春玉希望老领导们常来吕梁检查指导工作,同时表示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向各位老领导、向吕梁360万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省级老领导们在实地视察并听取汇报后,畅所欲言,谈对吕梁的感受、建议、意见等。大家一致认为,吕梁的发展速度令人振奋,吕梁的变化令人欣慰,这都得益于吕梁有一支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领导班子。老领导们还就扶贫工作、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记者 李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