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梁市委宣传部 吕梁市委讲师团
推进“一市两县”、“一市两园”、“一县一企”转型综改试点,加快扩权强县步伐,重点在减少管理层次,下放计划、财政、项目、税收、土地管理权限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转型综改试验排头兵,取得经验后全省推广。
77、如何在破解发展难题上先行先试?
着力破解生产要素过度向资源型产业集中的难题,努力改变一煤独大、结构畸重的产业格局;着力破解资源型经济导致生态大规模破坏的顽症,加快生态修复治理;着力破解环境保护约束机制和利益导向落实难的问题,持续全面改善环境;着力破解资源型经济伴生的社会矛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78、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什么?
山西传统产业占主导,农业立地条件差,城镇化滞后,生态环境脆弱。
79、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扎实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转型跨越的主要任务。
80、如何推进工业新型化?
一要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二要提升传统产业循环率,三要提升新兴产业占比率,四要提升节能减排率,五要提升科技贡献率。
81、怎样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
在资源原材料深度加工中催生新产业,追求高效益。着力“用”好煤,努力实现全省新增煤炭一半左右就地加工转化。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重点煤炭企业非煤产业比重达到50%以上。推进焦炉煤气、煤焦油、粗苯等深加工,实现“以焦为主”向“焦化并举、上下联产”的转变。提高优势原材料加工能力,巩固不锈钢产业的全球领军地位,打造国家级不锈钢及铝镁合金制品基地。
82、如何提升传统产业循环率?
把循环经济作为工业新型化的基本路径,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基础上,建立循环经济激励机制,使循环经济成为我省产业的基本模式,推动企业、园区、产业、社会循环发展。构建循环技术体系,实现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重点推进煤矸石、工业固废和废气余热、城市污水垃圾、矿井水等综合回收利用。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和农业。
83、怎样提升新兴产业占比率?
打造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煤机制造基地。有重点地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创建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品牌。建设数个百万吨级节能节水型现代煤化工项目。发展特色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挥军工企业的优势和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产业水平。加快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迈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房地产与建筑业水平。发展家庭服务业。
84、如何提升节能减排率?
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的产业、财税、价格、金融等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淘汰落后产能,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施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排工程,加强对重点排污耗能企业的监测监管。推进节能减排市场化进程,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85、怎样提升科技贡献率?
大力实施科技创新跨越工程,弘扬创新文化,提高创新指数,加快建立山西特色创新体系。强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大中型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培育扶持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实施一批对转型发展有引领作用的重大科技专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带动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一倍以上。规划发展一批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山西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启动建设太(原)榆(次)科技创新城,打造以科技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极。
86、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把确保农民收入翻番作为核心任务,二是把“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作为主攻方向,三是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战略举措,四是把新农村重点村建设作为基础工程,五是把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作为突破重点。
87、我省确保农民收入翻番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深化农村改革,调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严格保护耕地,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组织农民开展多种经营,有序转移富余劳动力,帮助农民扩大资本、积累财富,使农民共享公共财政阳光,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加。
88、我省确保农民收入翻番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在山老区实施“一村一井”工程,发展“五小”水利,使农业人口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包村增收活动,重点解决6000余个低收入村的农民收入翻番问题。
89、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战略的要求是什么?
深入推进大同、晋中、运城现代农业示范区和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1万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和6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深入推进“513工程”,在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基础上建设特色农产品强省。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基本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级全覆盖,农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90、我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针对不同县域特点,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一体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强县富民的大项目,每个县都要建成一到两个工业园区或产业集中发展区。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县域流动,打造20个以上中部和全国百强县。
91、我省新农村重点村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以煤补农、以矿帮村机制,培育新型农民,在实现新的“五个全覆盖”基础上,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每年推进100个新农村连片示范区、30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力争到2016年全省农村都达到重点村建设标准。
92、我省如何加快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要把扶持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作为突破重点。实施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的扶贫板块推进战略,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确保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五年内基本完成山庄窝铺移民搬迁。
93、我省推进市域城镇化的目标是什么?
推进市域城镇化,让“人”字型城镇框架更加富有活力。围绕“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格局,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形成梯次明显、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态势,构筑适宜居住、有利发展的社会体系。
94、我省如何推进市域城镇化?
一要支持太原率先发展,二要加快区域性城市群的建设和融合,三要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四要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95、太原率先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把太原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先区、高端产业的聚集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和谐社会的首善区,充分凸显太原都市圈在全国城市群版图中的地位和全省发展龙头作用,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一极。要实质性推进太原-晋中同城化。太原都市圈的城镇化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城镇群,经济总量占比明显上升,对忻州、吕梁、阳泉等地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96、我省在加快区域性城市群建设和融合的任务是什么?
全面建设以大同、朔州为核心的晋北城镇群,以临汾、运城为核心的晋南城镇群,以长治、晋城为核心的晋东南城镇群。加快上党等城镇群建设步伐。通过组团式发展,加快城乡统筹,优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布局。
97、我省实施“大县城”战略和百镇建设工程的要求是什么?
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提高产业和人口吸纳承载力,扩大对农村的辐射力。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建设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历史文化名镇和旅游大镇。依托城镇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带、文化带、生态带。
98、我省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强化规划的前瞻性和建设的创新性,塑造城市精神,推广信息化管理,重视发展公共交通,增强通达性、功能性、服务性、安全性。加快新区开发和旧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促进“城”、“矿”互动融合,支持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转型。推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
99、推进城乡生态化应树立什么样的理念?
推进城乡生态化,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应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坚持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并重。
100、如何推进城乡生态化建设?
致力于建设绿化山西,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年完成营造林400万亩以上,推广“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等造林绿化模式;致力于建设气化山西,推广清洁能源;致力于建设净化山西,实施“绿色生态工程”和污染减排“4+2工程”;致力于建设健康山西,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101、如何搞好招商引资引智?
一要重视资源的交换价值,利用地下地上优势资源换市场、换技术、换资本、换项目,形成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机制;二要充分发挥企业招商引资主体作用三要大力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世界500强,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四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及关键设备五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考核市县的重要指标。
102、打造开放平台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是加快建设内陆口岸和综合保税区,扶持发展具有复合功能的大型物流园区;二是各类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要理顺体制机制,承接产业转移,发挥引领作用;三是发展服务贸易,建设服务外包基地。
103、我省如何扩大区域合作?
一要加强与京津冀和中部省份的协作发展,引深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大与沿海城市的合作力度二要加强与呼包鄂经济圈、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原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互联互动,推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三要全面完成援疆任务,开拓与西北乃至欧亚地区的合作领域。
104、我省应从哪些方面营造大发展的良好环境?
应从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推进“阳光司法”;建立健全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推进基础设施网络化协调化发展;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建成大西客专、中南部铁路通道;完善机场布局;加快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大水网”;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等十个方面营造良好环境。
105、我们应在三晋大地培育一种什么样的人文环境?
要在全社会培育开放文化,弘扬晋商精神,形成包容开放、互利互惠、共赢发展的人文环境,使三晋大地成为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汇集之地、畅通之地、兴旺之地!
106、如何更好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凝聚各方力量?
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要切实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议案、提案办理和成果转化工作,四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五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107、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完善地方性法规,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强化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搞好决定重大事项、人事任免等工作,做好代表工作。
108、如何进一步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工商联作用,做好侨务工作,促进晋台交流,贯彻民族宗教政策,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健康发展,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和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109、如何更好地扩大基层民主,夯实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一要健全民主制度,二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三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四要发挥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五要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110、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
111、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12、“四议两公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议”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113、如何推进依法治省进程?
各级党组织都要自觉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扩大司法民主,强化监督制约,提升公正廉洁执法水平,抓好“六五”普法。
114、应从哪些方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法治廉洁效能政府?
一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二要实行流程再造推行电子政务,三要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不作为追究制,四要完善统计机制,五要精简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六要积极稳妥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115、怎样更好地做到党管武装原则,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支持国防和驻晋部队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扎实开展双拥共建工作。
116、怎样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三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四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优势企业和品牌。
117、建设文化强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文化资源,转化为新的发展优势,增进全省人民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118、文化体制改革的灵魂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灵魂。
119、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回答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山西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活动,引导培育积极向上、理性平和、宽厚包容的社会心态。
120、怎样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创新?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相互支撑。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更多更好地出精品。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吸纳有益文明成果,在文化创新中深刻表现山西人民的伟大创造和精神风貌。培养引进一大批文化领军人才,形成与转型跨越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实力,与文化资源大省地位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121、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什么?
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坚持经营性文化与公益性文化的有机统一。
122、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的基本职责。
123、怎样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社区、农村为重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抓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建设和完善市县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推动文化场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124、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是什么?
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
125、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优势企业和品牌?
实施“大作品表现、大集团运作、大景点支撑、大服务引领、大会展集聚”战略,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126、在文化方面,山西的优势和潜力所在是什么?
文化与旅游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山西的优势和潜力所在。
127、如何做好文化与旅游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按照做大在文化、拓展在旅游的思路,在文化旅游水乳交融、高端嫁接、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做好做活山西“地上”这篇灿烂的大文章。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资源型企业和资本进军文化产业。鼓励各地发挥优势推动文化振兴,建设文化强市、强县。推动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网络文化等新型文化业态,做大做强省属重点文化企业。
128、未来五年,我省文化产业的目标怎样?
未来五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力争超过10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6%左右。
129、如何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不懈狠抓安全生产,树立安全发展新形象。
130、如何实施创业就业工程,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完善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机制。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城乡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遏制和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131、如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深入开展创业型城市(县)创建活动,建设市县两级创业孵化基地,推进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服务,突破小额融资和场地提供“瓶颈”,大力扶持微小型企业发展。
132、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建设县乡两级社保服务平台,推广社会保障“一卡通”。发挥商业保险作用。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建立低收入农户冬季生活用煤补贴供应机制。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强妇女儿童工作和老龄工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两年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加快农村危房改造步伐。
133、如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特殊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健全资助体系和奖学金制度。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占GDP的比重达到4%以上,引导社会资金兴教助学。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支持和引导民办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134、如何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一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二要全面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三要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四要健全妇幼保健网络。
135、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要坚持民生为基、服务为先、管理为要,实现权益有保障、诉求有渠道、矛盾能化解、怨气可释放、危机能控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二要推进社会管理观念、举措、方法创新,把社会管理与各项建设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三要精力向基层倾注,资源向基层倾斜;四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五要健全体制机制。
136、如何坚持不懈狠抓安全生产,树立安全发展新形象?
一要健全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二要在煤矿全面推行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三要深入开展交通、消防、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137、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理论武装,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反腐倡廉水平,构建山西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138、如何加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
要从战略高度抓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引深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发挥党校和行政学院主渠道作用,利用红色资源加强党性教育,引深干部选学和在线学习。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转型跨越的积极推进者。
139、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
140、怎样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完善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实行常委会和全委会票决制。加强市县乡党委书记培养选拔和能力建设,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141、如何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落实和完善党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建立党代表大会代表提案制。推进党务公开。探索改革党内选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
142、如何创新选人用人机制?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重视选用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特别注重培养和选拔适应转型跨越发展要求的干部,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干部,在关键岗位有作为的干部,在艰苦地方和环境默默工作的干部,具有较强潜质的干部,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让吃苦的人吃香,让有为的人有位。多岗位锻炼干部,推进干部交流。加大培养和选用年轻干部力度,有计划、有重点选用优秀年轻干部到艰苦地方、重要岗位任职。
143、怎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初始提名制度,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完善对干部德的考评办法,探索实行干部实绩公示制度,建立差额选拔干部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力度。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调整不胜任现职干部,完善干部退出机制。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完善谈心谈话制度。严格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144、如何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加大人才开发投入,健全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引进培育并举、生活补贴和项目资助并重、待遇与贡献挂钩的高层次人才开发使用机制,大力引进转型跨越发展亟需的新兴产业企业家人才和高端创新人才,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上取得突出成效。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145、如何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引深创先争优活动和三级联创活动,着眼于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等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为目标,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功能,健全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推进党群共建,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注重在生产一线培养发展党员,实施村村都有新党员工程、社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扩容工程。以关心帮扶老党员、困难党员和农村基层干部为重点,落实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46、怎样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把学习弘扬右玉精神不断引向深入,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活动。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提倡求真务实之风、真抓实干之为,狠刹歪风邪气。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改进文风会风。
147、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的生命工程是什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是我们党必须始终抓好的生命工程。
148、全党面临的四个考验、四种危险是指什么?
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149、怎样提高反腐倡廉水平?
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加强对转型跨越发展、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重大民生工程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强化廉政教育,建设廉政文化。深入推进煤焦领域反腐败专项斗争,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强党内监督,完善巡视制度。
150、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我省全力办好的两件大事是什么?
一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一件是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
(网络编辑:贺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