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文章 >> 内容

全面从严治党离不开加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

时间:2016-6-20 17:12:56  作者:贺善侃   点击:

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我国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要探索有效形式,并从制度上保障和完善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当前,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特别是加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笔者拟就加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作用谈一些看法。

一、加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加强和改善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的多党合作既不同于西方两党制和多党制那种你上我下的权力争夺型的政党关系,也不同于一党制那种权力垄断型的政党关系,而是一种以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和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为显著特征的新型政党关系。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也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重要体现。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其中的“互相监督”是双向的,既包括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也包括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监督。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更需要民主党派的监督。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历来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早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以后,毛泽东就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方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再次强调共产党要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他在1979年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宴请出席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代表大会代表时指出:“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各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困难,减少错误。”

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职能。2000年12月,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主要是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要鼓励各民主党派当我们的诤友,能够说心里话、敢于讲不同意见。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主动接受民主党派的监督,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特别要听得进逆耳之言,容得下尖锐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广纳群言,以收众益,这应该成为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胡锦涛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在2006年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具有空前广泛性、巨大包容性的统一战线,并认为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他特别指出:“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根本在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促进多党派团结合作;既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又要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既要重视做好民主党派的思想引导工作,又要真诚接受他们的民主监督;既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又要积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使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

2012年12月24至25日,习近平走访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他强调指出:“中共中央将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定不移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

共产党要接受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一是由共产党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因此,共产党非常需要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和批评,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对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新形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防止政治权力的越轨进行过深入的思考。毛泽东在谈到与民主党派合作的问题时指出:在我们国内党派林立的情况下有意识地留下民主党派,这对党、对人民、对社会主义很有利。如果把其他党派搞得光光的,只剩下共产党,听不到不同意见,忘乎所以、无所顾忌,这不就成了“一党垄断”,难免犯大错误、跌大跟头。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公共权力的掌握者,权力最大,意味着责任最大,承担的风险也最大。正如邓小平所说:“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

一个执政党只有自觉把自己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下,才能保持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人民群众不仅赋予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而且是监督执政党、使其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的最根本力量。“人民群众”的范畴无疑包括民主党派在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无疑包括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内。在当今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党从容面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真正做到政治清明、作风清廉、党性纯洁,自觉接受包括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在内的各方面的监督尤其重要。

共产党要接受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二是由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功能,能够体现民主党派的政党价值及其政治生命的重要性,在政治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优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一,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政治层次高。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内容主要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中共党委依法执政及党员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相对于其他监督方式,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特点和优势在于:不是靠权力的威慑和制衡,而是靠意见、建议、批评、真知灼见的理性思考实施以理服人的政治监督。诸如,在政治协商中提出意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向中共党委及其职能部门提出意见;参加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专门委员会组织的有关问题的调研并提出意见;在政协大会上发言和提出提案;参加有关方面组织的重大问题调研和专项考察活动;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的特约人员;参加有关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工作等。

其二,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民意体现广。民主党派主要由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党外知识分子和各界人士组成,拥有较强的社会基础与广泛的社会联系,代表了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员的意见与诉求。同时,民主党派具有智力密集的突出特点。民主党派成员中不乏专家、学者及专业人士,有着较高的科学知识水平、较深的政治阅历及丰富的社会经验。所有这些都使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有着较强的代表性、广泛性与科学性。

完善党内外监督,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根本举措。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全面从严监督。

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内涵。“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面向全体党员,覆盖所有党组织及各领域、各部门。“严”就是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治”就是各级党组织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尤其是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真正实现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

真正实现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强化党内外监督极其重要。党内外监督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一不可。党内外监督的关系是同体监督与异体监督的关系。党内监督是系统内部的同体监督,党外监督则是系统外部的异体监督。同体监督与异体监督具有互补性。相对于同体监督而言,异体监督具有诸如速度快、透明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大等特点,具有摆脱各种复杂的工作关系、利益关系以及个人关系的羁束等独特优势,能够弥补同体监督可能存在的短板。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着力探索完善党内监督的体制和机制。全面从严治党也迫切需要完善党外监督的体制和机制,形成党内外一体监督的大格局。

当前,我国的监督制度已形成一定的体系框架,有共产党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舆论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等各具特色的监督形式。以共产党为监督对象,除党内监督外的其他各种监督形式都可视为作为异体监督的党外监督。在所有这些同体与异体监督形式之中,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优势决定了它不失为一种不可替代的党外监督形式。

一般而言,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对党员干部和公务人员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但毕竟属于自我监督,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掣肘。人大监督和司法监督属于法律监督,其权威性不容小觑,但属于事后监督,难以事先避免执政党和政府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错误。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和轰动性,但容易就事论事,缺乏约束力。群众监督具有广泛性、公开性,但是在现实条件下往往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并且容易产生偏激性。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可以克服上述种种缺陷。它作为一种高层次、高质量、来自党外的异体监督形式,透明度高、视角独特,可以发现共产党自身难以发现的问题;可以通过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前的高层协商讨论,防患于未然,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可以通过各种协商会、通报会、座谈会、专题讨论会和参加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重要会议,以及担任特约监察员、检查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国土资源检查专员等方式,有组织地提出意见和提案,并保证直达党政部门领导。民主党派的这些监督载体无疑得天独厚,其他监督形式难以替代。因此,全面从严治党不可忽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作用。

二、加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发展民主、遏制腐败、促进政治清廉的迫切需要

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全党全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遏制腐败,促进政治清廉,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夯实执政基础。

从历史的眼光看,政党制度是是现代政治文明的产物,是现代民主政体的标志,是现代民主政治的载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党的民主性是任何政党的当然属性和宝贵资源。

民主的本意是人民当家作主。对于政党而言,其民主性从党内和党外两方面表现出来。政党内部的民主性是指充分保障全体党员的民主权利。政党外部的民主性是指能够综合协调各方面的利益,保障契约精神、公共理性、民主诉求、主体性精神的实现。政党外部的民主性即政党的公共性。对于执政党而言,政党外部的民主性尤为重要。执政党及其领导的公共权力机关只有与社会及公民进行有效的互动,把公众合理的民主诉求有效地上升为国家意志、政策和法律,执政党的决策才能是代表民意的,执政党才能获得坚实的执政根基。执政党的民主性、公共性是与执政的合法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现代社会,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之所以重要,就在于民主监督是保持执政党的民主性、公共性、合法性的重要手段。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党的七大把“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视为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符合的,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符合的,都是脱离群众的。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中国共产党经过20多年的奋斗牺牲而取得政权,从一个革命党成为一个执政党,更要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注意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执政基础,建立健全完善的执政体制、增强执政能力,注意发展民主政治、反腐倡廉,注意开拓执政的合法性资源,注意保持政治清廉。

民主监督的根本宗旨就是确保执政为民、权为民用。这是由民主政治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强调人民主权、权力属于人民,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精神。历代政治学家在谈到民主政治时无不强调人民主权问题。斯宾诺莎指出:“在一个民主国家,最高的原则是全民的利益而不是统治者的利益。”洛克指出:“法律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不再有其他目的。”孟德斯鸠指出:“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立法权就该由人民集体享有。”美国政治学家萨托利在谈到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时指出:“只有当我们以公民为起点时,只有当国家源于公民时……现代民主制度才有可能存在。”

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说,人民的利益更是高于一切。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中共十七大报告重申:“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中共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进权力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人民政府和一切党政领导人都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这是宪法的根本精神和要求。

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民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从世界各国反腐败的实践来看,任何国家的腐败问题都根源于不受制约的权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腐败产生的“公示”是:腐败条件=垄断权+自由裁量权-责任制。官员在享有垄断权和自由裁量权又不需对权力使用承担责任时,腐败行为的条件就成熟了。可见,良好的民主监督、权力制衡体制是防范权力滥用的根本。对腐败现象不能仅仅诉诸道德谴责,而要从治本入手。确立科学合理的民主监督制度是关键。世界上一些比较廉洁和反腐败卓有成效的政府,都以建立良好的民主监督、权力制衡体制为主要手段。对此,许多政治学家都形成了共识。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贵族政治的腐化在于贵族们的权力变成了专横。”“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这里所说的“以权力约束权力”,即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

在各种监督形式中,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不妨以政治参与为例进行说明。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中公民的一项重要政治行为。民主政治与专制政治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有无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而在影响政治参与的所有政治因素中,政党的影响力最大。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通过一定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执政党和公共权力机关决策、选举等社会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为维护政治稳定,公民的政治参与必须是有序的、合法的。执政党和权力机关与公民之间必须保持畅通的制度化渠道。在中国,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正是集中反映公民政治诉求、有组织地把公众的意志输入执政党和政府系统的一种政治共同体。它作为公众和执政党、政府之间的联系中介,提供了一条能将公众的利益诉求与偏好信息传递给公共政策制定者,从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避免决策失误、纠正决策偏差的制度化渠道。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为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提供了平台。

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中,民主党派作为沟通公众和执政党、政府之间的渠道,具有极大的优势。这是由民主党派的地位和性质决定的。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支持和拥护共产党执政的参政党,不是反对党。对人民民主政权来说,民主党派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政党,不是在野党。这样的性质和地位决定了民主党派不是执政党和人民政府的对立面和旁观者,不能搞“权力分割”和“权力制衡”,而是要以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支持和帮助执政党和政府加强领导、改善领导、改进工作,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政权。与此相适应,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就应该是真诚的协商讨论、建设性的批评建议。

当前,遏制腐败、促进政治清廉已经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2014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此后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

营造绿色政治生态,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2015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

绿色政治生态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能统筹推进、踏石留印地去落实,才能达到我们党和人民所期待的效果。加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虽然与其他社会监督同属非权力监督的范畴,但作为一种有组织的政党行为,由于其特有的广泛性和高层次性,对公共权力的制约能够起到其他监督形式所起不到的独特作用。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中共防腐反腐、塑造绿色政治生态、形成良好执政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推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走上规范化轨道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用,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作用在党和国家诸多领域中逐渐显现出来。但在民主党派的三项主要职能中,民主监督始终是短板和软肋。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职能发挥得并不理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处于空转状态。不少民主党派组织将履行职能的重点放在参政议政方面,以至民主监督成为一句口号、一个标签。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民主监督作用,必须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推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走上规范化轨道。

首先,中国共产党党内要增强接受监督的意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职能能否充分发挥,首先是由执政党的认知状况所决定的。中共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以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并改善多党合作、提高执政能力、夯实执政基础为目标,全面提升接受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激励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广开言路、发扬民主,鼓励说真话、提不同意见,营造良好的民主监督环境和条件。要克服种种关于民主监督的错误认识和态度:认为民主党派搞民主监督是对中共的不信任,是“找麻烦”“挑毛病”“出难题”,从而对民主监督存在抵触情绪;认为民主监督是“软监督”,作用不大,从而缺乏热情和责任心;认为民主监督只是走形式、摆样子,从而仅把民主监督停留在口头上、会上、纸面上,缺乏听取民主党派批评、意见和建议的诚意。个别中共领导干部甚至高高在上、独断专行,认为不需要监督就能把工作做好,没有接受监督的意识。凡此种种都不利于多党合作的正常开展,更会阻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作用发挥,也不利于全面从严治党。

其次,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制度体系。目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保证。虽然中共相关文件乃至宪法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性质、原则、内容、形式、渠道、机制等均做出了的规定,但是许多规定还是原则性的,缺乏实施细则。因此,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机制仍有待完善,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职能仍有待清晰,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操作性仍有待强化。为此,必须制定相应法规、完善相应机制,细化、量化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内容,拓展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范围,规范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程序,克服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笼统性和随意性。

一要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提供刚性的法规和有效的制度平台。要根据主要监督形式和重点监督内容,制定《民主党派监督条例》或《民主党派监督办法》以及《重大决策监督办法》《特约监督员工作办法》《民主监督考核办法》等,明确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性质、对象及具体范围、内容、形式、方法,明确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职责和权利。党委政府要制定民主监督的配套文件,如制定《关于做好党际互相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如何接受监督,如何为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提供条件,如何对民主监督进行反馈等做出职责和程序规定。这样可以确保不断拓宽民主党派组织与成员参与国家事务与政治生活的深度与广度,确保民主党派的知情权,确保民主党派在民主监督过程中提供的批评与建议可以顺畅地传达到党政机关部门及其领导并能及时得到反馈,确保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取得实际成效。

二要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保护机制。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对待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问题上出现过政策性失误,产生了“反右”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导致一些民主党派成员对民主监督存有畏难情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解决“不敢监督”的问题,要从制度上保护监督者的正常监督权利不受外界的干扰与侵害,保证监督者能够在坚持真理的情况下勇于监督、敢于监督。

三要建立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问责制度及监督评价机制。要在制度上明确规定:各级党委及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受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应尽的义务,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一旦违背,必须问责。要确保民主党派有批评、举报、发表自己意见和建议的自由。要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效果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适时评估民主监督效果,强化民主监督的约束性,提高民主监督的有效性。

除此以外,还要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具体实施制度机制,诸如定期协商制度、定期情况通报制度、定期谈心制度、政府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制度、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考核制、特约人员培训制和考核制等,以规范民主监督的运行。

以上所有法规和制度都要纳入全面从严治党的范围,作为管党治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建立长效机制,从严管理,抓出实效。

再次,建立健全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综合协调机制。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应自成体系,但不能自我封闭;要整合社会资源,与其他监督形式协同作用,以构筑起严密的立体监督网络。这是由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特点决定的。作为一种非权力监督,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既有长处,也有短处。其长处在于政治层次高、联系面广、智力密集,有利于提高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短处在于作为非刚性监督,效果难以得到保证。如若缺乏与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横向合作,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将缺乏民意支撑和制约力。

因此,密切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同中共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横向联系,发挥它们的综合效应,构筑起“大监督”格局,有利于在更大程度上挖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潜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与人大监督相结合,把民主党派的民主评议作为人大监督的重要参考内容,可以弥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短板,吸取人大刚性监督的长处,使“软监督”产生硬效力。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可以利用群众监督直接听到群众呼声、信息量大、代表性广、反应快捷等优势,扩大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影响力。民主监督与共产党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相结合,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民主党派成员直接参加中共及政府组织的有关反腐保廉等检查组,可以更为直接地发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执政党建设、政府建设中的作用。在网络时代,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还必须积极探索、创新网络民主监督新形式,比如在网站上开通民主党派成员网络监督专栏,给各民主党派成员提供网络监督平台,以拓展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渠道,提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

四、结语

中共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离不开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作为一种政治监督并发挥重要作用,与执政党的重视程度直接相关。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只有得到执政党的高度重视,才能拥有顺畅的运作环境,才能把监督真正落到实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只有与各种监督方式相结合,拥有法规和制度保障,才能使监督具有生命力。全党必须充分认识到,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不仅关系到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而且关系到中共执政基础的巩固,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简介:贺善侃(1947-),男,上海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哲学与社会发展、领导科学和现代决策研究。

  

网络编辑:车芳芳 来源: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