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天地 >> 奇文赏鉴 >> 内容

左立新:“中国文化”考

时间:2018-1-12 11:05:50  作者:   点击:

左立新:“中国文化”考

左立新:“中国文化”考

  中国无论叫什么名字,都无损于它的伟大。然而,创造了方块汉字的中国人,历来讲究名称字号。人名如此,国家称谓同样如此。那么中国这个名号起源于何时呢?中国这个称呼一直到现在,它怎么变化的呢?我们不妨一起来梳理一下“中国”一词的含义。

左立新:“中国文化”考

殷商甲骨文的“中”字

  殷商甲骨文的“中”字,像是首尾带有若干飘带的旗子。历史学家于省吾认为,在殷商时期,如果商王要招集士众,就立一面旗子,商王站在旗子的下面,士众围绕在周边。地理意义上,中就是中间之中的意思,是相对于外,相对于偏而言的。在文化意义上,我们知道河南人说什么事情可以,说什么事情好,怎么说?中(读作 zhǒng),代表着中正,代表着合适,代表着合体,代表着适宜,代表着和谐,代表着平和。

  国字又是什么意思呢?繁体字的国,写作“國”,中间是一个“或”字,其实“或”字就是最早的国字,没有外面这个框。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或者,邦也,从口从戈,一以戈,一为守,其义尚不明。盖口为国土意,若以兵器之戈而卫之,则其一为表示领土之境界意,一为有时如亘之有二线,亦犹表示田地境界之畺字。”它的字形结构是一个戈加上一个口,底上加上一横。“口”像是一个有栅栏围着的重要地方,表示疆土地域的境界和范围,表示国家周边应该有防;“戈”为古代的武器,对外抵御侵略,对内维持治安;“一”表示土地,表明国家与土地、农业之密切关联。后来才加上那个框框,表示以都城为中心而与四域的农村结合在一起的王国。

  “中国”一词见于文献,最早是《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 其次《诗经·大雅·民劳》中也有“惠此中国”一句。到了东周战国时代,中国一词已屡见不鲜。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

  《尚书》上出现的“中国”,其所指仅仅是周朝人对自己居住的关中、河洛一带的称谓,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那里是王权国家的权力中心之所在,其地理位置居中,有地利之便。他们认为自己位于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则分别被他们称为南蛮、东夷、西戎、北狄。考察历史文献发现,中国一词大致有以下六个含义:一是指京师(首都),如《诗经·大雅·民劳》有“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的诗句,这里的“中国”指的就是京师,也就是首都。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即京畿,如《三国志》中诸葛亮曾对吴主孙权云:“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这里的“中国”指的就是汉朝天子统治的地区。三是指中原,如《史记·东越列传》云:“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云:“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之裔居住之地,如《论语集解》云:“诸夏,中国也”。六是泛指历史上华夏或汉族所建立的政权,《史记》、《汉书》中此类称谓不胜枚举。

  汉朝以来,“中国”一词逐渐演变成为对正统朝代的称呼,例如在南北朝时期和宋代,对峙双方的政权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是“中国”。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并不把“中国”作为国名使用,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如汉、唐、宋、元、明、清等。

  “中国”一词见于出土文物,最早是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这一国宝级的重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宝鸡。这段长达122字的铭文讲到周武王在灭商之后就有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曾祭告上天说:“唯王初迁宅于成周 ,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这段话记载的是周成王迁到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成周后,写了一段回顾性的文字祭告上天,说“我将住在这个中或在这里地方治理民政,来治理老百姓。”

左立新:“中国文化”考左立新:“中国文化”考

  现存宝鸡博物馆的何尊及上面的“中国”铭文

  中国这个词第一次代表国家,是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的《尼布楚条约》,“①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西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南属中国,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清朝国内,官方从来不自称为中国。那为什么在对外官方文书,清政府会用中国一词呢?历史上,中国多指中原地区,是文明之邦,开化之地;而视其它诸国为化外之邦,野蛮落后。

  “中国”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始于1912年台湾省成立,将“中国”作为“台湾省”的简称正式使用,使其首次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简称“中国”。

  从以上梳理可以看出,“中国”二字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了华夏社会发展的历程。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它三个文明古国的历史都早已中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天,不讲历史文化传承,单是“中国”二字,就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深感骄傲和自豪了。

  “文化”是人们日常普遍使用而又难于把握的概念,代表着开化与蒙昧、雅与俗、智与愚的分野。很多人天天在讲文化,说文化,似乎什么都可以与文化挂上钩。但是你知道“文化”一词是从哪儿来吗?“文化”的涵义是什么呢?还是先让我们从文字说起。

左立新:“中国文化”考

  “文”的甲骨文象胸部绘有花纹、图案的人形,造字本义是古人的“文(纹)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说古代越国人的风俗要剪头发并在身上刺花纹。古人为什么要纹身呢?远古部族间打仗,赤膊上阵,为区分敌我而不杀错,就在战士胸脯上刺本族图腾的花纹,涂上颜色,这就是最早的文(纹),可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有符号识别功能。后来人们用刻画符号描画事物的轮廓特征,给别人看,这种符号就是最初的文字。

  “文”是对人有益,而又让人向往与尊崇的。把它系统地整理并记录下来,则成典章。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把它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则成礼乐制度。如:“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左立新:“中国文化”考

  甲骨文的“化”字是一倒、一正的两个人,变化之大莫过于倒转,造字本义表示巨大变化。进而引申表示用礼仪、规范、文明、言行等手段,影响、引导他人,以期达到使其有所改变的目的。如潜移默化、教化等。

  概而言之,文化的意思就是用文治来教化。如《易经·贲·彖辞》所言:“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唐代的孔颖达在解释这段话时认为:“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之谓。”这里的“文”和“化”是分开讲的,主要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

  西汉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得更明确:“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意思是说,有智慧的人治理天下,会先用文德去教化,再用武力征服天下,但凡动用武力征服天下的,国民会不信服与你,先用文德治理但是却也改变不了的,就可以诛罚他了。这是文化第一次连在一起出现。这里的“文化”是指文德治理,是与军事手段“武功”相应的。

  “文”以“化”之,自然会有结果。所以“文化”一词也表示这种结果,就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信仰、制度、文字、教育、宗教、学术思想、道德情操、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有时也包括物质财富。

  总之,“中国文化”是对中国人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的较全面、深刻、简明的概括。“中国文化”既凝结在中国人所创造的物质之中,但又游离于这些物质之外,是能够被传承的有关中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作者系保定民进会员)

网络编辑:贺立辉 来源:民进保定市委会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