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两会专题 >> 大会发言 >> 内容

张继成:以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进文化兴市战略

时间:2012-4-12 8:29:47  作者:佚名   点击: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中共吕梁市委二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文化兴市”的战略目标,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好文化繁荣发展,像挖掘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支撑和动力。

近年来,我市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并将工作重心向农村倾斜,不断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全市农村文化建设健康发展。但与繁荣农村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比,与“文化兴市”战略要求比,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接受文化熏陶的自觉性不强,农村文化氛围不浓;农村文化潜力尚未挖掘出来,文化特色不明显,文化产品严重不足;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亟需保护和传承;一些文化惠民工程流于形式,设施配备不齐全,使用率低;文化发展的资金投入、政策保障等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等等。

因此,我市要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实现“文化强市”的宏伟目标,农村文化建设是严重的短板。民进作为以文化为联系主体的民主党派,关注文化建设、为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献计出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深入对我市农村文化发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对今后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考和意见,供决策参考。

一、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释放农村文化建设内在动力

农民是农村先进文化的受益主体,同时也是建设主体。农村文化发展的关键在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得不到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村文化乃至整个国家文化的繁荣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主动适应广大农民“求富、求知、求乐”的文化需求,融入更多科技、法律、市场知识,提升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提高农民关注农村文化建设、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释放出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使农民真正成为推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力军。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农村文化“硬件”设施

首先要打造农村文化的主阵地。完善农村文化室和“农家书屋”的设施配套和人员配备,加强使用管理和维护,确保各文化站室和“农家书屋”成为提升农民素质、普及生产技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文化中心,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效应。

其次要完善“寓教于乐”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同时,要大力培植农村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体现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资源。依托我市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适应城市居民的需求,大力开发以观赏采摘、农事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农耕文化,以戏曲、秧歌、弹唱、皮影、剪纸、面塑、编织等民间艺术为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以绿色农家饭、地方小吃为特色的饮食文化,推进农村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

三、着力打造品牌文化,提升农村文化的“软件”魅力

一是依托传统文化资源,突出吕梁特色。对于文化而言,个性,就是魅力、活力,就是生命力和影响力,只有避免一哄而起,避免同质竞争,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大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把弘扬“吕梁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突破口,组织作家开展“采风”运动,创作更多体现新时代“吕梁精神”的优秀作品,不断推出富有新时代吕梁特色文化精品。

二是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日,因地制宜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如,举办农民艺术节、文化大院、文化科技大集、民俗节、特色旅游节、会展、比赛、绘画、剪纸等乡土特色文化活动,举办“十大孝星”“和谐家庭”活动,大力培育地方品牌文化,放大名人效应,创造特色文化。

三是不断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向农村输送农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可以通过电子光盘、电视专栏和上传网站等形式让群众免费观看,使农村文化作品真正成为群众耳熟能详、口耳相传、随时随地享用的精神食粮。

四、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保证农村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

人才队伍是巩固阵地、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重要保证。一要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职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支持他们扎根民间、深入农村、服务农民,创作贴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文化产品,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民间艺术,传播先进文化。二要积极鼓励大学毕业生、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文化企事业单位职工和有条件的离退休人员,到农村参加文化志愿者活动,形成一支机动的固定创作群,为推动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五、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形成“文化自觉”的蓬勃态势

一是抓纳入机制。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市、县、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三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纳入各级干部任期目标和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考核范畴。

二是抓融入机制。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市、县、乡、村四级建设总盘子,在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中体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把农村文化建设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之中,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文化规划与发展格局,促进城市文化多下乡、常下乡,带动农村文化多进城、常进城,实现城乡文化的交流融合。

三是抓投入机制。引进市场机制,采取项目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向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倾斜,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长效投入机制,保证农村文化发展的资金需求。

总之,只有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交融,文化的力量才能充分显现,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坚持全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基本目标,才能使农村文化成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也才能推动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网络编辑:贺立辉)

网络编辑:admin 来源:不详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