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王旺龙反映:《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意见》中要求在2017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都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而与此同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也作出了相应部署,要求2015年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这些改革重点将废除以药养医,分级诊疗双向转诊,降低药占比,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按病种付费,减少流通环节,建立信息公开机制等。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方面要求2015年底,预约转诊占公立医院门诊就诊量的比例提高20%以上,减少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就诊人次。
以目前吕梁市的医疗资源为例,目前只有市医院和汾阳医院两所三级医院,十二所县级医院。乡镇及社区级医院目前主要从事公共医疗要求服务,已越来越少的从事诊疗活动,因此,分级诊疗主要是在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之间进行。当然,由于患者的要求在提高,患者直接到升级三级医院就诊也有相当比例。从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方便患者就诊,减少医患纠纷角度出发,建议:
一、市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尽快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由于各县级医院医疗水平的不均衡,应尽快确制定各级医院诊疗的病种,双向转诊标准,以及考核、评估的方法,制定双向转诊的约束制约机制。
二、要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依托信息平台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各医院应加强分级诊疗科的管理,接收转诊患者,建立绿色通道,确保转诊顺畅。要整合居民个人卫生信息,包括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情况及体检、检验、检查等内容,丰富健康档案,实现资源互通、共享,避免重复检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最终要在全市全省甚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资源共享互通平台。
三、要加强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的培养,分级诊疗的关键在于基层技术力量。基层医疗技术力量直接决定患者对分级诊疗的信心。因此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是分级诊疗的核心内容。基层应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同时应促进市级医疗专家定期到县级医院轮诊。
四、要完善新农合、医保患者的报销机制。要用经济的杠杆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缓解大医院“看病难”,基层医院“吃不饱”的现状。要降低基层医疗机构的报销准入门槛,提高基层医院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报销情况,在保证医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调整提高基层医院诊疗报销比例,使更多的居民“得实惠于基层”。
五、要加强分级诊疗的监督指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医保、农医保配合,根据分级诊疗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定期对各级医院的分级诊疗工作开展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各级医院诊治病种分流合理、就诊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