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天地 >> 美文欣赏 >> 内容

我们怀念史铁生的N个理由

时间:2011-1-19 8:33:08  作者:   点击:

时间:2011-01-17 04:26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作者:王春林

我们怀念史铁生的N个理由

走了,就这样走了,终于没有走到马上就要到来的2011年。苍天就是如此无情,居然还是把他挡在了2011年的门槛之外。这样的现实,想来总是特别让人心痛!

经过了月半的沉积,对那个久病在身,悄然离开我们的史铁生先生,我们省内文学圈还是有很多感触的。

在此,我们辑录部分省内文学者的笔墨,真实地记录下他们知道史铁生弃世的噩耗之后,第一时间的心理状况。 ——编 者 

2010年的岁末,最令人感到震惊不已、最令人难以接受的一件事情,恐怕就是作家史铁生因突患脑溢血抢救无效而弃世。我最早知道这个消息,是在史铁生撒手人寰、驾鹤西游之后大约6个小时的时候。初闻这一消息,我的心里不仅备感哀痛,而且也心乱如麻,简直一时理不出个头绪来。匆匆忙忙中,在自己的博客上仓促地写了一篇博文,以寄托自己对史铁生的沉痛哀思。在博文中,我这样写道:“今天上午打开电脑,看到的第一条令我特别震惊的消息,就是作家史铁生在今天凌晨离开人世,终于撒手人寰。终于,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实,又一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虽然心头的哀痛依旧,但麻乱的心情毕竟平静了许多。理性回归之后的我,开始用一种冷静的心态来观察事态的发展。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我才清醒地意识到,史铁生的忽然弃世,居然在当下时代的中国引起了一种可谓是石破天惊的强烈反应。可以说,不仅仅是文学界的作家朋友,而是整个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哀悼追思着这位优秀的作家。需要注意的是,人们的追思行为,并不是官方组织的,都属于民间的自发行为。无论是201114日,京沪两地同时举行的追思会,还是16日,在全国将近20个城市同时举行的“铁生之夜”烛光追思会,抑或是其他形式的纪念活动,都没有任何的官方色彩,都充分地证明着史铁生所具有的巨大感召力。就我自己的记忆范围所及,在中国当代还没有任何一位别的作家的逝世,曾经引起过如此范围之广的哀悼追思行为。这就促使我不能不把这样的一种情形,看做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史铁生现象”。既然已经构成了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史铁生现象”,那么,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这样一种现象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是史铁生,而不是别的作家引起了社会如此广泛的关注?或者也可以说,我们现在怀念史铁生的具体理由究竟有哪些?就我个人粗浅的一点思考,我觉得,我们今天之所以怀念史铁生的理由最起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然与史铁生在其并不算很长的人生历程中所取得的杰出文学成就有关。大约从2009年开始,文学界一个争论不休的焦点问题,就是到底应该怎样看待中国当代文学成就的问题。一时之间,中国当代文学到底是好得很还是糟得很,吸引了众多作家、批评家的注意力。对于这一问题,我所持有的是一种肯定的态度。我以为,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最近30年来的中国文学,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出现了一批堪称经典的作家和作品。这其中,史铁生就是引人注目的一位。掐指算来,无论是他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还是《插队的故事》,无论是他的《我与地坛》,还是《命若琴弦》,无论是他的《务虚笔记》,还是《我的丁一之旅》,都可以被看做是当代文学史上的具有经典意味的文学作品。就我个人的体会和认识,史铁生的作品中既有着深刻的自我体验表达,也有着人类共同经验的传达。从个人一己的生存体验出发,而最终超越自我,抵达人类的一种普遍经验,正是史铁生文学创作成就卓著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史铁生是一位具有哲学深度和宗教向度,在其作品中有着人性终极关怀的作家。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民族缺乏宗教信仰的缘故,我们的作家基本上都是远离神性的,但用我鲁院同学任雪梅的话来说,史铁生却是汉语作家中唯一具有神性的作家。这些特征,在以上所列史铁生的那些代表性作品中都有着鲜明突出的体现。也正因为有这些原创性思想艺术特征的具备,所以,史铁生之优秀杰出,自然就是无可置疑的一件事情。 

其次,与史铁生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关。必须注意到,以上文学成就的取得者史铁生,居然是一位残疾多年且重病缠身的作家。早在还是插队知青的1972年,年仅21岁的史铁生就下肢瘫痪了。从一个活蹦乱跳的青年,忽然成为一个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者,如此巨大的反差,对于青年史铁生精神世界的打击之大,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关于这一点,只要读过他的名篇《我与地坛》的读者,就都会有真切的记忆。在其中,史铁生极其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从天而降的残疾,对自己的精神世界所形成过的巨大打击。然而,正所谓祸不单行,命运对于这位轮椅上的作家极不公平,到了后来,一种更加致命的肾衰竭又纠缠上了史铁生,以至于只能靠每周两次的透析来维持生命。但就是在如此一种严酷艰难的身体状况之下,史铁生居然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完成了包括我们以上所列举的那些优秀作品在内的诸多文学作品。尤其令人无法想象的是,就是这位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才写作”的作家,居然能够相继完成《务虚笔记》和《我的丁一之旅》两部长篇小说。这些成就的取得,很显然与史铁生一种坚韧的生命力,与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存在着不容分割的紧密联系。 

然而,我觉得我们在今天怀念史铁生更重要的一个理由,还在于他所具有的一种特别的人格魅力。很显然,史铁生的逝世,之所以能够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主要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他拖着残躯而写出了一系列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是一位精神纯粹的人,是一位彻底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一点,不仅从他身前的种种作为,而且从他死后毅然捐出躯体中有用的部分供别人使用、供医学研究的行为中,即不难得到有力的证实。要想更好地理解这一点,就必须注意到我们当下简直就是污浊不堪的一种现实。或许是因为受到资本势力强烈冲击的缘故,当下时代中国一个不容忽视的根本问题,恐怕就是所谓道德精神空前失落的问题。所谓物欲横流,所谓人心不古,所谓拜金主义,都可以用来描述当下的现实社会。在如此一种现实情况之下,史铁生精神之高尚纯粹,差不多就如同凤毛麟角般地少见。以至于先生此一身去,直令人要长叹“广陵散”从此绝也!史铁生精神之高尚纯粹,很显然与当下现实社会道德精神失落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照。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们对于史铁生的怀念行为中,所蕴含着的其实是一种现实社会批判的情怀。我个人以为,如果看不到这一点,那就说明还没有能够真正理解人们怀念追思史铁生的社会原因之所在。在这里,我们只能真诚地希望这个社会能够早日摆脱乱象,能够重建道德精神的象牙之塔,能够真正地步入一种文明的形态之中。

王春林

网络编辑: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