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孔子
(2011.3.讲座稿)
薛宝应
孔子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抛开其头上无数的光环不说,单就家谱一事,就可令无数帝王将相汗颜。
《孔氏家谱》上至孔子四十七世祖皇帝轩辕氏,下至2006年出生的第八十代后人皆有记载,127代、4500余年历史的家族记录,在整个人类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大凡伟人,身上总是人为地添加上了许多神秘元素,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对圣人的涂抹就更加浓墨重彩了。
孔子的事迹主要见于三本书——《论语》、《孔子家语》和《史记》,除了大量重复性内容之外,更多的是语焉不详或难解,其它儒学如《四书五经》等,早被历代借修订的名义篡改的面目皆非了,而民间流传又被许多雅人不齿,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孔子,的确不是一件易事。
好在靠孔圣人吃饭的研究者太多了,我们“择其善者而从之”,就可以塑造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先师形象,虽然模糊,但也真实。
我们先从“正名”开始。
孔子姓什么?
这个问题好像和问“屈原姓什么”一样无聊
有趣的是——屈原本姓“熊”,孔子本姓“子”。
“姓”字从女从生,应该是母系氏族社会集团的标志,表血统,同姓禁婚。后来同姓者多了,为了区别家族间的地位、出身,便产生了氏。氏表爵号(如王、侯)、国号(如齐、鲁)、官职(如司徒、司马)、封地(如屈、薛)、职业(如陶、巫)等,战国以后,氏姓基本合一了。
屈原是楚王后裔,熊姓,其先祖封于(屈)地后,就以屈为姓了。
说孔子姓“子”,是从其祖为殷商王室(子姓)后裔开始算起的,商灭后,殷后裔封到了宋国,仍为子姓。后宋上卿正考父之子孔父嘉(孔子六世祖)遭难,子孙逃奔鲁国,就以其名字中的“孔”作为姓氏,但好像没怎么使用,一直到孔子时才正式开始了孔姓的传承。
一
孔子的身世传统的说法是“没落贵族”,事实上其生活状态远远比不上普通平民。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是字,纥是名)是鲁国著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军功,后封任陬邑大夫。先娶妻施氏,生九女而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即孟皮。“皮”古义与“跛”同,有腿疾。于是叔梁纥在66岁时,又娶了不到20岁的颜征在,生下了孔子。
这段婚姻,史书的记载是“野合”,现在看来,也许是老少婚配,不大合礼法之意吧。
孔子三岁时,父亲去世,孔家成了施氏的天下。施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在叔梁纥去世一年后被虐待致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于是颜征在只好携带孔子和孟皮移居到曲阜阙里,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孔子17岁时母亲也去世了。
后来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但百折不挠的精神,应该和他的家庭经历有关。
二
下面我们再谈谈孔子的相貌。
全国有过多少孔庙?不可考。(我们学校的离石文庙倒是早已考证出来了,建于元代)明清时已经数以千计,现在上百应该没什么问题。每个孔庙大都塑有孔子像,成百上千的孔子假如会聚到一起,很可能谁也不认识谁(我们学校的孔子像,就先后六易其稿)。
以2006年曲阜发布的孔子标准像为例:浓眉、长髯,两手抱合,的确是一位慈祥忠厚长者的形象。据说是以唐吴道子的行教图为底本的。
这个标准像真的标准吗?
当然,后人是没法见到孔子的,连最早画孔子像的吴道子也一样。那么唯一的依据就应该是前人的记载了。
传说,孔子出生后,父母认为他是怪物,就弃之荒野,结果被一母虎喂养得以存活,后被母亲抱回。
孟皮跛疾,家业难继,孔子就是孔家唯一延嗣的依托,但刚刚出生就被父母遗弃,除外貌大异于常人之外,很难有其他解法。
传说固不足信,但荀子的话却可以作为参考的。
《荀子-非相》:“仲尼之状,而如蒙倛”。
“ 蒙倛”有两解,1、古代驱邪吓鬼的神像;2、螃蟹的一种。
如果是前者,这个相貌连邪物恶鬼都害怕,我是描绘不出来的,你自己想象去吧;如果是后者——螃蟹长成螃蟹的样子很正常,人长成螃蟹的样子可够吓人的了。
最有意思的是宋代《路史》记述的“四十九表”,把孔子的体态特征作了几十种概括,如:洼面、牛唇、龟背、虎掌、隆鼻等。其中有一条叫“谷窍”,就是“七露”——头上七窍豁露,具体讲就是“眼露白、耳露轮、口露齿、鼻露孔”,一句话,不该露的全露出来了。
如果说以上依据还缺乏信度,相当于孔氏杂记的《孔丛子》一书的记述就毋容置疑了。其“居卫”篇记载了孔子弟子子思与齐国国君的一段对话,谈论的是“圣人在德不在貌”的话题。子思说:“吾先君生无须眉而天下王侯不以此损其敬”——这充分说明孔子的胡须和眉毛是很少的,少到几乎没有的程度。
孔子的另一个特征是个子特别高。
《史记》说其“身长九尺六寸”,按周制一尺合今19.91厘米计,身高就是191厘米;如按汉制一尺等于23.1厘米算的话,孔子就高达221厘米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比较接近真实的孔子形象是:身高2米左右、身材上长下短、天庭饱满、微微驼背、无胡须、淡眉毛的忠厚老者。
三
不管怎么讲,一个人的相貌毕竟不是主要的因素,尤其对男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力。
除了人们熟知的文学水平外,孔子还有什么其他技能呢?
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授徒,只是小学课程,而大学则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孔子的私立学校,好像没有聘请其它代课教师,一人全包,可见他是个通才。当时曾有人说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意即知识丰富但没有特长。孔子听后却对弟子们说自己既通于射箭,又长于驾车。看来,他自己认为这两项是完全可以拿的出手的。
《淮南子》一书中说孔子“智过于苌宏,勇服于孟贲,足摄郊菟,力招城关”——就是说孔子之勇武能让“生拔牛角”的古代武士孟贲都敬服;速度能追上郊外奔跑的野兔;力气能举起下落的城门。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孔子形象就更加清晰了。
四
孔子身上分歧最大的就是其思想观念了。
从汉代开始,儒学思想的篡改加上解读者个人因素的差异,许多孔子的言论和思想歧义重重,讹解纷纷。大体而言,儒学在魏晋变成了玄学、唐代渗透了道佛、宋代发展成理学,元、明、清又把理学作为科考的内容变本加厉式的“发扬光大”。直到“五四运动”儒学才结束了其统治地位。
我们试举常见的有歧义的几例加以说明
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传统的理解是:老百姓可以役使他们,但不可以让他们获得知识——这就是典型的“愚民思想”了。
现在的解释是:民众如果可以役使,就任其行动罢了;如果不可以被役使,那就要教育他们。——这当然变成了 “教民思想”了。
同一句话的不同理解,其根源却在断句上。前者在中间的“之”处分开,断为两句;后者则在两个“使”字后也分开,就断为四句、两层意思了。
再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历代统治者几乎都把它作为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理论依据,这当然就是残酷的封建等级观念了。其实,孔子的本意应该是:君臣父子都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尊守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和谐发展。——这就变成了中国有记载以来最早的宏观岗位责任制了。
有一首打油诗说的就是违反自己职责的情况,可作为反证:
玉皇大帝去偷牛(君不君),
文武大臣爬墙头(臣不臣)。
公公娶了儿媳妇(父不父),
儿子打破老子的头(子不子)。
最可笑的应该是对于“子见南子”的分歧了。
《论语》:“子见南子……子路不悦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
对这件事,可能最早最不负责任的人就是理学大师朱熹了,《朱子语类卷三十三》:有学生问朱熹此事,回答说“此是圣人出格事,而今莫要理会它”。
老先生的一句“出格事”使得老夫子千百年来含冤莫辩,有口难言。而现代的专家大师们也是我行我素,各自为阵,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矢”都解释为“发誓”,说子路不高兴,孔子着急了,于是就“赌咒发誓”云云。好在有人不满意大师级别的定论,翻《词源》,查《辞海》,找到了“矢”作为“直告”的证据,这样,那句话就成了“孔子直率地告子路:吾道所以不行,是天所弃绝,(和见不见南子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这个解释是能体现孔子一贯的思想的。
五
最后,谈谈孔子及儒学的起落情况。
孔子时代:是名人、博学者,但政治主张不被采纳。(落)
汉代:一般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兴盛。(起)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 “打到孔家店”。被批判。之后东山再起,渐占上风。(落、起)
上世纪70年代:全国性的批林批孔。(落)
现在:全球性的、空前的孔子热、儒学热。(起)
说“三起三落”不如说真正的“三落三起”的准确。
截止2009年,全球有87个国家建立了583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余波所及,我们“吕梁市孔子学会”也在2009年7月成立,并且是以我们贺昌中学为依托的,在2010年6月,我们学会出版了《新杏坛》杂志第一期。
结束语:我们今天主要从身世、相貌、技能、思想和起落五个方面介绍了一个相对真实的孔子,目的是希望大家在了解孔子及其儒学方面力求做到严谨治学,去伪存真;更希望大家在孔子身上发掘出极富营养价值的元素,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借鉴,那就是——克服困难,全面发展,仁行天下,共享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