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4 05:15:00 来源: 山西日报(太原)
在庙宇、在荒野,一通、一排,或立或卧的石碑,常常引我驻足,心生敬意。这敬意来自先辈,来自岁月,来自历史的积淀。
西沟,一个普通的太行山村,因李顺达和申纪兰的劳动而名扬天下,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地图被标识的村庄只此一家。我在西沟没见到碑,但见到了满山遍野的树,无边无际的绿。在全国廉政教育基地西沟展览馆,凝视着一幅幅巨大而清晰的照片,我们看到了李顺达、申纪兰的成长史,看到了西沟的发展史,看到了中国农村的变迁史。
早在抗日战争之初,李顺达就当上了西沟村民兵队长,他一面带领村民发展生产,一面组织民兵配合部队抗击日军“扫荡”。1943年2月6日,为了克服日军“扫荡”和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这个贫苦农民响应党中央“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组织李达才等6户农民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生产组织李顺达互助组。同时,他还与民兵先后参加了解放长治县和豫北汤阴县等10多次战斗。1944年11月,在太行区首届杀敌英雄、劳动英雄大会上,李顺达被评为“生产互助一等英雄”。
1946年,边区政府号召山区群众植树造林,可当时群众积极性并不高。“光山秃岭乱石沟、庄稼十年九不收”的西沟,怎么能种活树呢?又是李顺达站了出来,自己花钱买了山杏、核桃等树苗,开始种。用他的话说:“栽活一棵,不愁一坡。”同年,西沟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李顺达领导大家制订了五年经济恢复发展计划,推动了全村农业生产发展。1948年,西沟的做法被太行区委和太行行署表彰为“翻身农民的道路”,平顺县人民政府还在李顺达家的门楣上悬挂了“劳动英雄”的牌匾。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28户西沟农民办起农林牧生产合作社。申纪兰就是从这个合作社走出的“中国农村妇女的骄傲”。1952年,申纪兰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意见很快被采纳,实行的“六定一奖”计酬办法,大大激发了社员的热情和干劲。秋后,粮食亩产比互助组时期增加了30多公斤,又一次获得了大丰收,荣获了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颁发的“爱国丰产金星奖章”。
申纪兰1953年即荣获全国劳模,多年来,一直默默奉行着“劳模不能脱离劳动”的信念,把自己的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了西沟这块土地上。她带领西沟村民“咬定青山不放松”,用大半生的时间,在西沟这块“金木水火土”五行俱缺的贫瘠之地,挖坑不止,栽树不止,硬是在2.5万亩什么都不长的土地上栽满了一坡又一坡、一沟又一沟郁郁葱葱的树。
李顺达已离我们远去,申纪兰还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没有多少文化,却令无数人仰慕。他们的闻名,不是跑出来、炒出来的,是在山上和庄稼地里种出来的,是艰苦奋斗“受”出来的。这就是李顺达、申纪兰的哲学,在这个严重物化、诱惑太多的世界,这样的哲学弥足珍贵。群众夸他们,没有多少动听的话,只说他们是“真共产党员”!
回望西沟满坡满沟一棵棵顽强向上的树,那分明就是一通通竖立的石碑。李顺达、申纪兰以山为石,以树为刀,把碑立在了西沟,立在了平顺,立在了巍巍太行山上。这是生命之碑、精神之碑,更是常青之碑,是共产党人的不朽丰碑!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网络编辑:贺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