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锦天章织辉煌
——联墨服务社会服务大众之我见
作为一个基层书法、楹联和文学爱好者,也许对联墨社会功用的感悟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今天借此平台,仅将本人30余年之亲历笼而统之缀以成文,以求证于方家,望不吝赐教。
我想先从楹联谈起。
楹联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是所有史料的通解。换句话说,楹联从产生之日起,就已具备了社会功效——当然这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仪密不可分,这点毋庸赘言。
我想说的是楹联的现状,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抄袭多而创作少
当今社会对楹联的使用非常频繁,过年就不必说了,平时诸如店、铺、馆、楼的开张庆典或婚丧之事,少不了楹联的参与。但仔细一读内容,几乎都是抄袭。我们吕梁市近年有一礼俗——丧葬送挽联——亲友多用四五米竖式巨幅喷绘印制挽联,悬于高处,哀悼逝者。我自己参加过不少此类仪式,在上百幅对联中,内容重复者达十之四五。不是“音容宛在浩气常存”,就是“绿水青山悲陈迹落花啼乌泣化身”。呜呼哀哉!
二、泛语多而切意少
上千年的文化传承,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对联,网络的普及又给我们每个人以共享文化的权利,于是使用者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得到他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于是,一个开在小巷子的饼子小吃店,可以用“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来装点门面,既不管它饼子的事,更不管它四海三江的事,只要是吉利话就好,反正这是生意;一个开在闹市的茶馆,可以用“茗外风清赏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来招揽顾客,至于有没有清风明月、静夜松涛,皆可忽略不计。
三、歌颂多而讽喻少
按理说,对联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喜庆、哀挽、装饰、行业等好像都不适合作讽喻之用,其实,歌功颂德、歌舞升平的思想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千百年来,和为贵、忍为高的儒家思想将许多人的棱角都已磨去了,所以说好话、不惹事的观念和无数次的文字狱案例使得文人战战兢兢、明哲保身,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使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讽喻联绝大多数还是前人的作品。
面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名联,我们为解缙鼓掌;再读“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的应对,我们为张之洞自豪。即使我们不写 “六七八九,二三四五”( 缺衣少食)式的讽喻怪联,但那些“岁逢盛世家家富 人遇丰年个个欢 ”式的颂词少说几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郑板桥“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的见解值得我们深思啊。
四、酬作多而佳作少
现在社会上,人们对于对联的应用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表面上看起来很重视,实际上只是当作一种点缀,“有联没联,一样过年”。既然求者这样,那作者就只能如此了。我自己常常接到这样的求联电话:搞喷绘的朋友给企业大门制作对联,开始打印内容了,突然要求编写一副嵌名联,只给个名称和行业,连电话都不挂等着用,不敷衍应酬不行,就这样,又一副流传三两天的快板式对联产生了,我估计这不是个例。
一副好的对联是需要立体思考,反复推敲的。还举我自己的例子:记得在2010年,我们学校搞65周年校庆,领导集体会议决定要我创作一副宣传广告对联,限定字数为七字联,内容为学校记挂校友的前程和近况,校友思念母校和老师的教诲——一句话:以情动人,希望校友回校共襄盛举。我拟稿近百,费时两周,最后以“心系母校红烛照,情牵学子彩云归”圆满交差,虽说平仄不十分理想,但内容受到大家的好评。但那搜肠刮肚、呕心沥血之苦实不堪言。
下面再谈谈书法的情况——同楹联一样,仍是一家之见。
书之法伴随着文字而产生,其历史当然比楹联要早的多,往少里说,也有三千年的历史了,所以人们对书法的熟知程度远远大于楹联。于是,自然就有了以下现象:
一、评者多而书者少
对文字内容有时人们不好评论,尤其是较有深意的对联;但对于文字形式的书法,只要不是甲金大篆,好像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起码也有个好看不好看的说辞。再加上熟悉硬笔的因素,所以貌似懂行的“评论家”很多,这就导致了许多书法工作者为了迎合取悦别人而难于脱俗。
二、形者多而意者少
就书者本人来讲,或楷或行、或颜或王,往往注重其形态特征而忽视了其精神气质,取其形而忘其意,得其表而失其实。以致在和楹联的联姻中,难以达到大雅而成为有影响力的佳作。
三、单着多而博者少
“单”指现代书者多为只懂一门书法而于其它艺术所知甚少之事。就楹联来说,书者的风格与联者的意境难合,在笔墨的表达上往往无法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记得一个情节简单却意义深远的故事:“故宫博物院”原想让毛泽东题字,毛考虑再三后说:这个内容我的字不适合,还是让郭老写吧。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今天郭沫若先生那厚重大气的题字,如果换作主席那洒脱飘逸的书风,那韵味应该就淡薄了不少。
我们不是说书者一定要是作者,但一个文人内功的修炼是无止境的,就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博学之士肯定比一个单一艺术家理解的深刻融合的到位。
四、仿者多而悟者少
这个话题不需多谈,它和现代浮躁心理有密切的关系,书法是这样,其他艺术门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零零散散谈了这么多,好像只是罗列了不少问题,还没谈到联墨服务社会的主题,其实,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了解和熟悉背景,以上所述就算是背景吧,虽不很准确,但它来自切身的感悟。
联墨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瑰宝,许多时候仅仅是文人墨客的雅趣,要让阳春白雪化为流行通俗,两个环节至关重要——一是营造、改变大环境;二是呼吁、激励文化人。
可能本人一直从事学校教育工作,所以总认为文化环境的改变,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校教育的倾向性。在政府层面来讲,从今年春季开始书法教育将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学生将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这是一件大好事,虽然不一定培养出大批书法家,但一定会增加许多懂书法知识的人,2亿多中小学生是一个非常值得期待的庞大文化群体啊。至于楹联,如果在文化建国的大理念感召之下,随着古诗词知识的渗透也不难普及。
文化的繁荣和发展,除国家、政府、部门、单位的因素外,主要的执行者还是文化人本身。我个人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就曾多次采用了“对联教学法”,不但受到了同学的欢迎,而且得到了同行的赞仿,为此,我曾写过一篇短文《半墙明月神游项脊轩——项脊轩志教法新探》(原文附后)。此外,我们常常组织师生进行各类征联活动和楹联知识讲座,2011年,学校被中国楹联学会评为“全国联教交流年先进单位”,我个人也被评为“全国联教交流年先进个人”。
由于近几年我参加(或组织)了数十次企业、学校、部门、团体的联墨文化活动,地点有校园、广场、舞台、厅堂,切身感受到了联墨文化艺术的优势与不足,更体会到一个文化人的影响力和责任心,只要我们勤修内功、多出精品、主动服务、少计酬劳,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发扬光大、创造辉煌。
(此文已被中国楹联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的《联墨艺术与使命》一书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