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值班将国庆长假腰斩为二,于是当各位亲们呼朋唤友挈妇将雏在世界各地与名山大川胜状美景亲密接触的时候,我却只能一如既往地蜗居家中。
闲暇之余,揽卷自娱,叔本华的话给了我些许的安慰:“人们需要外在的活动,是因为他们没有内在的活动——这个事实解释了那些无所事事的人的焦躁不安,以及他们毫无目标的旅游热。”
但一天到晚看着朋友们出行后所发的美景美照,我内心却欣羡不已。我知道叔本华的话有些偏激了,对世界大好河山,人们其实都是虽不能至,亦心向往之……
不行,我老成也得出行!
2
远山静,近水幽;波平如镜,色醇如酒;高楼河边立,倒影水中留。
吕梁山,石州秋,韶光正好,阳光正柔。天蓝,水碧,人静,景幽,正好出游。
远的不可,就近总可以吧。忙里偷闲,我且到凤山上面看一看,走一走。
3
凤山上的古建筑叫天贞观。
“观”,和太监的“监”一样,不能读作平声,而只能读四声。
观,特指道教建筑。《释名》云“观者,于上观望也”,其实就是古代天文学家观察星象的“天文观察台”。古代观察星象为天下预测祸福,司此职者多为道士,而道士除观察天文地理外,同时还炼丹司药以求长生不老,故为官家所重。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此后作“观”迎仙便蔚然成风。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应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葛洪在《<关尹子>序》中有这样的记载:“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宫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 。道观之兴,实祖於此。”
各位朋友一定要记住,出行遇见道观,“观”千万不敢读作guān,要读guàn。
4
道观栖身之所,多远离尘嚣。
“道”是中国古代道士追求的一种思想,是“虚无之乐”、“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道德经》开篇即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见它和道士们观察的星相一样,“深不可测,只能揣摩,观之,觉而明慧”。道士修道之地之所以用“观”名之,寓意乃“窥测无上天意所在之所”。后世“道观观道”之说,亦来源于此。
道教徒“修道”用祈禳、存思、养性、内丹、外丹诸法,但无论何法均追求“清静无为”、“离境坐忘”,需安静而不受外界干扰。为此,道观多建在安静、空旷、风景优美、与世俗繁华隔绝的山林之中,目的是营造出道教中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境界。
您看,我们离石的天贞观也不例外。整个道院矗立于苍松翠柏、四季常青的凤山之上,一如方丈、瀛洲和蓬莱,俯瞰石州,笑傲人世,绝然尘外。
5
凤山,凤来栖,人来息。
凤,瑞禽也。《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说文》云:“凤,神鸟也。天老曰:凤象麟前、鹿后、蛇颈、鱼尾、龙文、龟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出於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羽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字从鸟,凡声。凤飞,则群鸟从以万数,故凤古作朋字。”
《山海经》曰:“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鹤,五采而文,名曰凤。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大安宁。”
凤鸟,固为瑞禽也;而凤山,亦为胜地矣。凤山,全名叫“三阳云凤山”,所谓“三阳”指日光自卯至午至戌时均能照拂之,“凤”则取瑞鸟吉祥之意,兼指山色山形有如丹凤朝阳,而“云”则取“离石闲云”(旧离石十景之一)之意。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今天专程来到凤山,那么我也莫辜负山上好风景。且以丹凤雕像作背景,留个影!
6
天贞观,创建于宋,元代遭兵火焚毁,明洪武、宣德、景泰年间进行过较大维修、扩建。
道院分上、下两院,并有旁院,现存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孙真人殿、读书楼、陈抟殿、黄宝坛玉皇楼、雷公殿、三官楼,附属建筑有老爷庙、土地庙、五道庙、石碑坊等。
三清殿是中国每一个道观必须有的,其中供奉的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三清祖师”。
“三清祖师”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又名“太上盘古氏天道元始天尊”,是公认的道教鼻祖,在“三清”之中位列最尊,故塑像居中。《历代神仙通鉴》称其为“主宰天界之祖”。之所以叫“元始”,是因为在太元(即是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混沌未开之时曾以盘古巨身开天辟地;他还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天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称他为“天尊”。
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是道教第二大神,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象征混沌初判阴阳分明的第二大世纪,他住在天界的第二层上清仙境,在道教宫观“三清殿”中,其塑像多居左位,大多手捧如意。
三清祖师中排名第三的是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又称太上道祖、道祖、太清道德天尊、混元上帝、降生天尊、开皇末劫天尊,也就是广为人知的“老子”,是公认的道教创始人。老子所写的的《道德经》为道家主要经典。道德天尊住在最高天界的第三层太清仙境。
凤山的三清殿位于天贞观上院,为悬山顶砖木结构,布瓦,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是天贞观的主要建筑之一,内塑“三清祖师”以及金鹿仙童、金雀仙女等塑像9尊。
7
虽说道观以三清殿为尊。但离石凤山真正的主殿,却应是“希夷殿”。
“希夷殿”专门为祭祀陈抟祖师而建,而陈抟正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一个人。
想必读过鲁迅《祝福》的人,都会记得陈抟这个人。鲁迅在《祝福》中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时,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易学家和内丹家。宋太宗评价其曰:“抱道山中,洗心物外,养太素浩然之气,应上界少微之星,节配巢由,道遵黄老。怀经纶之长策,不谒王侯;蕴将相之奇才,未朝天子。”
《祝福》特意提到他写的“寿”字,系因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但我对他感兴趣,却因为其高深的道学修养,和他独特的养生“睡功”。
以前我在《睡觉的感觉真好》一文中曾提到过陈抟老祖的《对御歌》,并以此介绍其作为“睡仙”的独特风采:“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铺地,震雷掣电,鬼神当惊,臣当其时正酣睡。闲思张良,闷想范蠡,说甚孟德,休言刘备,三四君子,只是争些闲气。怎如臣,向青山顶上,白云堆里,展开眉头,解放肚皮。但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
凤山一石碑上,也刻录了他喜睡的诗句:“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陈抟善睡,其实是在修炼养生气功。他“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足见其功底之深非同一般。
凤山之以陈抟为尊,是因为他曾在凤山修炼。他每日蓬头垢面,却以药普度众生。当年曾有华阴人见而识之,贻以诗云:“古洞帘前碧水流,白云缭绕凤山头。几年不见陈祖面,今逢希夷在石州。”但当乡人闻讯欲争赌其风采之时,他却坐化而逝。
凤山因此有希夷墓存焉,亦因此有希夷殿建焉。
8
道观是道教胜景,也应是文化圣地。
遗憾的是,游览天贞观不时可见文化缺失的印迹。
一是道友相逢不懂行拱手礼,而行礼时,又不懂手要持子午八卦连环诀,不知两手相抱合于胸前时,要左手抱右手(寓意为扬善抑恶,盖以左手为善,右手为恶之故),右手抱左手者屡见不鲜。
二是进殿时游客也好,道友也罢,多径直从门中间出入,根本不知道应从一边进,从另一边出。
三是上香插香时,不懂得要用左手,不知道只能插三炷香(道家代表的是道、经、师,而不能说成佛教的佛、法、僧),不了解三炷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以表示寸心)。
再有就是观内诸殿门上,好几副对联不成其“对”;即使是镌刻于门楣之上的,有的书法水平亦很一般。特别是院东三官殿楼上的对联,上联下联既不讲对偶,更谈不上对仗,无疑会贻笑于大方之家。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该联居然将“庇护”写成“屁护”。一字之差,天渊之别,让人顿生辱没斯文、亵渎神灵之感。
看来,不论是游客,还是道观的师父们,均需练练“内功”,补补传统文化常识这一课了......
9
这儿已不是道观了。这张图片拍的是新的人文景观“吕梁教育纪念碑”,该碑位于凤山之巅。
照片中间,有父亲在近处,有母亲在远处,两人目光聚一处。哦,原来孩子在蹒跚学步!
采巨石为建材,以台阶作基础,让教育之碑在云霄高矗。
开阔的场地,预示着无可限量的前途;松柏苍郁,象征栋梁无数…….
10
教育广场内的塑像。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闹中取静,物我两忘。
状似一颗心,寄托着梦想;形如两只手,托举起希望……
11
草争发,花争姹。
虫吟草间,鸟戏树桠。
登高望远,居高临下,透过郁郁葱葱欣荣的草木和层层密密纷披的枝叶,石州古城在烟霞掩映下,隐隐绰绰浑似一帧素淡朦胧的风景画。
哦,与城市拉开了距离,也就与喧嚣拉开了距离。既然大自然赐予我们一难得的静谧的生命空间,那我正好可分出一点闲情来体悟生命之本源……
12
松树高,柏枝低。浓荫遮蔽,鹂鸣莺啼,以动衬静,更显得景幽人稀。
由于两边只是经过修剪的翠柏与苍松,所以行人不必担心会被路边的野花所诱惑,也无需顾虑会被招摇的树叶所牵扯,可以心无旁骛地安安静静地走自己的路。
墨绿的色调,墨绿的情绪,墨绿色的轻松惬意,伴随和引领着我们,让我们从饱满的色调里滑过,在静谧中蜿蜒穿行。
13
什么树?我的名字,想你也记不住。我没生在繁华地,只长在无人处;我无所依傍、不会攀附,但不甘庸碌、追求高度;虽有骄人干枝,却无俗人傲骨。我没有从众而生,也不屑随风起舞,我不是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乃是删繁就简三秋树。我不要枝繁叶茂的虚假繁荣,只想枝干直立,清风高举,直插云霄,作无与伦比的擎天树,成风采绝世的栋梁柱!
14
无名小花无需栽,无人欣赏独自开,万绿丛中一簇白。
它灿烂如珠玉,它寂寞呈异彩;它清芬掩不住,它时有暗香来。
它也知道这地方没多少人会来欣赏它,但是却仍不管不顾地,兀自开得那样地激情澎湃,那般地情深似海……
啊,无名的花儿啊,你这个小乖乖!
15
远望楼房幢幢,悬想熙熙攘攘;彼虽为繁华地,但却是名利场。
且喜今拨开冗务,且看我跳出尘网。您看那日晴朗,气清爽,天辽阔,地宽广,人间宇宙任俯仰,惬意逍遥乐未央。
我登高岗,沐暖阳,观胜迹,赏群芳,不知不觉已半晌;我心慨慷,思浩茫,气豪壮,志轩昂,情不自禁欲引吭……
天光,阳光,山光,水光,到处都是好风光;时光,日光,晨光,流光,随时都是好韶光。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秋光原是好时光!
看山高水长,一切都是那么意味深长;忽悟大块是文章,耐品尝。拜什么五帝三皇,道什么千古兴亡,且让这时光永驻,一任它地久天长,地老天荒……
16
踩着一地的温暖,一地的自在,沿着小路,信步走去。
回家的小路上,弥漫着秋天的味道,我一任金黄的色彩在心里眼里斑斓。
空气清新,沁人心脾。乐承年禧,静享时祺。
我突然顿悟,真正的旅游,不是游山玩水,而是灵魂洗礼;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喧嚣,而是在心里种菊修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