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吕梁市委
中小企业既支撑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是城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目前由于宏观经济的因素,诸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其中有人力成本因素增加的问题,有上游企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有企业内部管控不力的问题,同时也有产业格局不合理现象,但其融资成本高也是主要原因。
一、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表现
以交城县为例,交城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融资成本高具体表现为:
1、企业融资短期现象。企业借贷多为一至半年的短期流动性资金铺底贷款,一年期以上的项目贷款基本没有。但企业的发展要素,如设备、土地等的投入是长期的,其回收周期短则五年,长则十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老板只好把短期融资到的资金运用到了长期才能收回成本的项目上。这一举措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一旦借款到期必须连本带息还清银行之后才能再行倒贷。每到此时,老板只好四处转借高利贷以还清银行贷款。如此循环融资成本增加好多中小企业负担很重,如由于意料之外的因素倒贷不成功,资金链断裂企业便垮掉了。
2、股份制民营银行以银行承兑汇票出贷营利。企业向民营银行正常借贷,但到手的不是现款而是银行承兑或部分现款部分承兑。企业用钱只好贴现或想其它办法,以消化这些承兑。银行以承兑出贷人为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3、银行要求互联保的企业共同交纳保证金的行为增加了融资成本。民营银行贷款手续相对简便对企业的审核也较为宽松,但银行为规避风险要求企业交付贷款保证金。如企业借贷100万,其中只能到手80万或70万,其余为保证金,这一现象又增了企业的负担。
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原因分析
1、内部积累少。主要指中小企业缺乏内部积累能力,内源融资不足。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改革的推进及其内部分配体制的调整,企业可支配的财力逐渐增大,但真正用于生产发展的却很少。企业在利润分配中普遍存在着“重消费、轻积累”的短期化倾向,缺乏长期经营思想,自身积累意识淡薄,很少从企业发展角度自留资金来补充经营资金之不足。
2、内部制度不规范。在种子期、创建期、生存期,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内部制度还不完善。种子期企业就需要投入资金购买材料,在企业管理制度方面,需要一套合理的财务制度。在融资方面,企业缺乏正式的企业规划和融资规划,缺乏对企业自身的了解,过分追求短期目标,很少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3、初建期资信度不高。在创立和发展期,中小企业在信用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由于企业刚建不久,资金不充裕,在各方面也缺少经验。初建期,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经营规模小,流动资金少,难以形成较大的、稳定的现金流量,因而在需要融资以补充流动资金时,相关部门不得不怀疑其到期的偿债能力。这是导致银行难以放贷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很容易导致银企间较高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授信成本。
4、金融体系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入,银行对基层分支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集中到上级审批,部分银行甚至收到了一级分行。这样一来,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往往会受到一些阻碍。例如,许多商业银行规定信贷员“谁贷款,谁负责”,即谁贷的款由谁负责催收,不能清收的由信贷员负责,对于按时收回本息和多发放有效贷款缺少奖励措施,而对出现的呆账、坏账对信贷员惩罚。由于内部激励机制的不完善,银行信贷管理人员为避免承担责任,基本放弃了那些风险大但有更高收益预期的项目,从而进一步限制了中小企业的贷款。
5、政府方面。近年来,宏观经济政策实行“抓大放小”,商业银行实行“双优”、“双大”信贷战略,即集中有限资金,优先支持优势产业、优质客户和大企业、大项目,而对中小企业却没有具体的政策支持。针对中小企业,没有健全的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法规,失信者认为有空可钻、有利可图,利益驱动又导致中小企业信用机制日益弱化,由失信走向无信,使守信者机会成本更高。
6、市场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自身风险相对较高,沿用一般的信用评价体系,中小企业多为贷款风险较大的对象,而其贷款笔数多、金额小,银行很难针对其特点设计符合其要求的贷款。而我县这样的中介机构严重不足,基本上是企业互为担保,无法发挥降低风险和转移风险的作用。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的建议
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将严重制约中小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
1、建立与完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体系。积极发展中小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建立地方性中小资本市场,对于急需发展的中小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及支持,适当配置项目贷款的额度。
2、中国人民银行应加大对境内银行行为的监管力度,杜绝商业银行在信贷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限制银行以承兑汇票出贷转嫁危机的行为。
3、严禁在贷款中抵扣保证金。银行规避风险,应以其它方式进行而不应以增加企业融资成本为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