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两会专题 >> 提案信息 >> 内容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助推吕梁转型跨越发展

时间:2011-5-13 16:44:02  作者:佚名   点击:

民进吕梁市委

中共吕梁市委二届七次全会上提出实施“五大转型、三大跨越”,创造一个科学发展的“吕梁模式”和“吕梁速度”。然而,我市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劳动力素质总体水平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转型跨越发展。因此建议,大力发展我市职业教育,超常规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整合职教资源,创新职业教育理念,形成“人才、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铁三角”,为我市“五三发展战略”和“双五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助推全市转型跨越发展。

一、统筹规划,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管理模式

针对我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建议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整合:

一是办学规模的整合。针对我市职业教育目前分散零星多头管理的状况,应该尽快整合资源,走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和连锁化的发展之路,贯彻“强强联手、以强扶弱、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城乡合作”的方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和重组,通过合资、合作、联办等途径,在全市重点打造几所品牌高职学校,如尽快创建吕梁高等师范学院、吕梁职业技术学院、孝义职业技术学院等以及产业集聚区域分设职业技术教育分院等,使职业技术学校成为中、高等技术人才培养、中等职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干部职工继续教育的摇篮。

二是管理机制的整合。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推动受教育者终生职业发展为措施,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社会力量的作用,实行统一管理,建立面向市场、自主发展、灵活开放的职教运行机制,增强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加大职业学校在办学方面的自主权,形成多元主导、多元管理、多方合作、多家受益的办学机制。

三是招生规模的整合。要实现统筹招生,定向设置学校和专业。如:以适应汾阳白酒产业群、柳林煤炭产业群、平川地区旅游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制造和机械制造产业群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建设轻工业、煤化工业、旅游业、农业等相关专业技术学校。

四是优惠政策的整合。一方面要在政策上、资金上、项目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优先规划职业教育、优先解决职教问题、优先安排职教经费,并采取奖励优惠政策,实行“以奖代补”:政府拿出专项经费结合学校的绩效考评结果给予补助;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岗位补贴;对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实行就业补助;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另一方面优惠减免政策应大幅度向职教倾斜,鼓励更多的企业家投资职业教育,在用于职业教育场所的建设项目,免征耕地占用税;对中等职业学校为企事业单位举办的进修班、培训班取得的收入,全部归学校所有的,免征营业税。

二、注重质量,着力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改变目前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偏多、专业课教师偏少的现象。二是加大职业教师培养力度,极与省市大型企业联系,为职业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三是提高教师薪酬标准,提高工资待遇、生活补助,以高薪吸引外来人才。

2、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一要严格执行职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教育,并且以技术资格证为依据对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实行就业补贴。二要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根本落脚点”的德育工作体系,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道德情操。

三、积极创新,调动社会力量形成多元格局

1、政府、企业、社会三方联动。积极引导中阳钢厂、柳林联盛集团、孝义东辉、离石大土河、汾酒股份公司等全市规模以上支柱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办学中来。或校企联合,或企业、社会独立办学,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充分聚集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

2、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将我市焦煤产业、机械制造业、白酒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轻纺企业重点纳入订单式人才培养工程序列,由学校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按比例分担培训经费。

3、加强职业学校实训试验基地建设。一要改扩建现有实训基地。二要充分利用企业实践性强、场地宽阔的优势,以我市白酒、煤化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业等产业群体为依托,与职业教育专业学校建设相适应,积极组建专业性强、资源共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网络编辑:贺立辉)

网络编辑:admin 来源:不详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