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刊物 >> 社情民意 >> 内容

2011年《吕梁民进信息》第1期

时间:2011-2-21 9:15:57  作者:   点击:

第1期

(总第55期)

民进吕梁市委                        2011年1月20日 

   目        录

★  应切实关注教师的健康 

★  建议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综治工作

★  职业病的防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建议大力提倡和鼓励“非正规”就业

  对实现农村经济转轨发展的几点建议

  应重视中小学生的榜样教育问题

应切实关注教师的健康

交城支部潘晓红认为:国家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振兴在教师。教师能否完成培养祖国合格建设者的任务,除了要有很强的专业素质之外,还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但是大部分教师工作繁重,压力过大,健康状况极差,原因如下:

一是社会对教育的高要求,给教师造成很大的压力。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经常使教师陷入想管又不能多管,但又不得不管的尴尬局面,再加上社会对优质教学资源的无限渴望,造成教师精神压力过大。

二是工作量大、负担过重导致教师健康状况下降。教师们除了要上课、辅导、做思想工作外,业余时间还要批改作业、备课、写论文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承担教学之外的其他事务。长年累月的忙碌,身心得不到必要的休息和调节,导致了各种疾病的发生。

三是保健意识不强和保健知识缺乏,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有的教师缺乏锻炼的意识和排解不良情绪的途径和方法,有的教师不懂得日常的保健方法,导致了严重的职业病,再加上心理压力,导致健康状况出现问题。为此建议:

一、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政府应从政策着手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教育主管部门应从管理着手,完善对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体系。

二、学校要为教师身心健康创造条件。领导要尊重教师,以诚相待,公平公正,努力为教师排忧解难,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学校要多为教师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鼓励教师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学校还要想办法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三、要多为教师提供身体保健类知识培训,提高教师的自我保健和锻炼意识。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健身房,供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要经常性地组织教师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促进教师参加体育锻炼。

建议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综治工作

市文艺支部梁瑜认为:社会飞速发展,各种矛盾凸现,极易引起摩擦纠纷。城乡基层是社会的基础,基础稳,则天下安。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城乡基层的社会安全综合治理。为此建议:

第一、大力推动乡镇综合治理中心建设,着力构建矛盾纠纷联合调节机制,实现社会治安联防、警务联勤、突出问题联治,创建将社会治安、维护稳定、社会管理融为一体的工作平台。

第二、各级政法机关工作要坚持重心下移,把信息化作为推动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手段,确保上级精神和基层情况能高效便捷联动。

第三、要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做到未雨绸缪。要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对出租房进行重点排查,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心中有底。要增强基层群众干部参与安全文明创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村镇干部要深入群众,掌握犯罪集团的违法事实,发动群众检举揭发。

职业病的防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交城支部潘晓红认为:伴随现代化企业快速发展,企业经济突飞猛进,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职业病,也正严重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被称作是一种隐性的“矿难”、不流血的事故。

职业病高发的原因有:一是在以经济指数增长为主要政绩观的评价方式导致地方政府忽视了对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的有效监督和指导;二是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型民营企业长期以经济效益为纲,主观上漠视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设备、措施不得力,给职业病防治设置了人为障碍;三是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特此建议:

一、加大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利用多种方式和渠道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发放和讲解《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加大职业病监测和检查的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标本兼治。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要和单位加强联合,齐抓共管。对职业病防治要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配备职业病检测所必需的仪器、设备,增强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能力。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的苗头,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完善劳动用工制度。督促用人单位尤其是高风险企业与全体员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上岗前对职工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并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

四、加强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充实职业卫生执法力量,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和执法水平。建立和完善监督执法责任制,对存在重大职业危害隐患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建议大力提倡和鼓励“非正规”就业

市文艺支部梁瑜认为:目前,扩大内需、增加人民群众基本收入,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非正规”就业正是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途径。各级党委政府都应该将“非正规”就业作为扩大劳动者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抓紧抓好。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许多群众仍将体制内就业,或者在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就业看作是就业的不二选择,而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大量存在的“非正规”就业岗位不够重视。由此导致了城镇居民待业比例长期居高不下、政府失业保险支出不断上扬;而城乡一些企业却出现用人荒,形成岗位空缺,生产力受到限制。为此建议:

第一、各级政府,尤其是劳动部门,要确立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战略选择,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支持,以缓解就业矛盾,降低体制转轨成本。

第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法律保障,让广大劳动者接受“非正规”就业方式。通过严格执行各种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规章制度,确保“非正规”就业方式的健康发展。

第三、要严格界定非法就业和 “非正规”就业的区别,并予以规范和限制。杜绝非法就业现象,诸如用童工及不具有工作资格的外国人等、专业技术人员兼职等现象。

对实现农村经济转轨发展的几点建议

市文艺支部梁瑜认为:当前各地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城市化的迅猛推进,农村经济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顺应城市化对产业的不竭需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优势互补,城乡共荣。为顺利实现农村经济的转轨发展,特建议:

第一、增加科技投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通过科技的进步和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提升农业竞争力,提供优质农产品;要通过农产品加工,实现农民增收与工业提速的良性互动,实现现代农业与新型工业化的共同提升。

第二、城市市场为导向,发展城郊型农业。调整城市近郊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抓好立体栽培、保护性种植、林果、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五个新的增长点,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使城郊型农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成为壮大乡镇经济的重要源泉。

第三、城乡优势互补搞流通。利用城郊交通发达,客商流量大的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充分挖掘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有特色的旅游观光业;要加快各类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建设,使农村经济通过城市,进入全国和世界大市场。

第四、整合乡镇股份制企业,以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一是科学合理规划生产力布局,使乡镇企业向聚集化发展,逐步实现“四集中”,即向小城镇集中、向骨干企业集中、向已有的企业聚集点集中、向交通要道集中。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提高规模效益。二要大力发展企业集团。乡镇企业规模小、力量弱,不适应当前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必须加速企业联合,大力发展各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企业集团。通过联合,组建乡镇企业集团,形成群体优势,把单个企业机制灵活、善于应变的特长和企业群体力量雄厚、信息灵通的优点结合起来。

应重视中小学生的榜样教育问题

机关公务员刘海刚认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目前,各地中小学教育中榜样教育滞后甚至缺失,导致学生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现象,思想意识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建议在中小学生中回归形象、生动的榜样教育,引导青少年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长期以来榜样教育缺失表现在:一是榜样的树立不注意传承和创新,不讲究与时俱进;二是榜样教育不注重引导,以青少年自己选择取舍;三是榜样的树立没有注意身边人,身边事,一味地搞高、大、全的形象;四是教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没有很好体现,只注重“传道,授业,解惑”,忽视了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

随着更加多元的文化影响,科学的榜样教育势在必行。建议:

第一、树立榜样应该结合当下,鼓励传承和创新。榜样树立的传承是指榜样内在品质的继承发展,榜样树立的创新则应该是榜样外在形象的现实表达。从雷锋、焦裕禄到郭明义、税成康,他们所体现的都是“善小而为”的平凡,都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乐趣,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奉献。

第二、榜样教育应注重引导。学校榜样教育不是搞一刀切。不管是体育明星,还是歌唱明星,榜样教育的实质在于引导学生学什么,而不在于从谁身上学。

第三、树立榜样应该注意身边人、身边事。榜样教育应该在树立官方的英雄式的榜样的基础上,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树立与广大学生更贴近的榜样,来引导示范。

第四、树立榜样应该与教师自身紧密结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教师的品德高尚,关怀和尊重学生,那么教师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和榜样。榜样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榜样教育人、用生动事例影响人,能够确立正确价值取向,能够增强道德教育的感染力,更能够弥补中小学生中信仰缺失和理想贬值的遗憾。

(网络编辑:贺立辉)

网络编辑: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