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刊物 >> 社情民意 >> 内容

2016《吕梁民进信息》第8期

时间:2016-5-26 10:09:22  作者:   点击:

第8期

(总第117期)

民进吕梁市委                             2016年5月23日

目         录

★应高度重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管理

★建议在中小学普及生命教育

★关于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建议

应高度重视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管理

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侯志刚反映:随着农林业的迅猛发展,为避免虫害而使用农药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数量也越来越大,而农业包装袋(纸)的不当处理引发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不少部分用户使用农药后或将包装物随手一扔,或付之一炬。这种不经任何处理,随意丢弃的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残留农药,且自身难以降解。若被随手丢弃田间地头或河塘沟渠边无疑会造成土壤和水体污染,若丢弃在饮用水源的水库附近还会构成饮用水安全隐患。这些分散在广阔天地里的污染长年累月积聚起来,严重威胁自然生态和人畜安全,应加以重视,加强管理。因此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明确废弃物回收的意义。要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讲座、巡回演出等方式,向农民宣传乱扔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危害,教农民如何进行农药废弃物包装简易安全处理,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防范意识,自觉杜绝乱扔行为。

二、对回收废弃物包装的行为进行补贴或者奖励。对有条件的县或乡镇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农药废弃物回收,以“奖补”的形式调动农民回收农药废弃物的主动性。或者联合农药生产企业进行废弃物换购农药活动,收集一定数量农药废弃物包装换取新农药。

三、做好农药销售网点配套工作。首先要在农药销售网点做好农药进货、销售、包装物回收三本台账,详细登记农药何时何地被谁购买。其次要在重点农业乡镇设立废弃包装物回收点,并定期做好回收工作,防止二次污染。

四、规范储运工作。在负责农药销售、监管的管理机构的指导下,规范废弃物存放场所,转运交给资质健全的机构安全处置,杜绝擅自堆放、存储、运输。

建议在中小学普及生命教育

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陈朝钊认为:当代社会,由于社会处于激烈的转型期和社会价值观的冲撞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对于事物缺乏自辨力,不正确引导很容易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最近在诸多媒体频繁报道的关于中小学生因为无法承受压力而自杀、弑母等案件,以及一些目无法纪、任意妄为的官二代、富二代的不良行为,如前不久网上盛传金陵科技学院江宁校区一名大四女生(网名“走饭”)因抑郁症在宿舍内自缢身亡;因看了穿越剧而相约跳湖死亡的贵州小学女生;因为情感纠葛而烧伤同学的富二代等事件,说明了现在的年轻人存在比较严重的三观不健康、漠视生命等心理扭曲问题。

为此,我通过网络调查、发放问卷、分层抽样调查等方式,对100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0%的人认为,对中小学生进行适时的、良好的心理教育,促进中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90%的人认为人生悲观、抗压能力低下,是阻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建议:

一、加强对各科任教师的生命教育培训。要注重引导科任教师的生命意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类等课程蕴涵的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创造热情。在学科渗透的时候,既要反对贴标签,又要突出生命教育的意识。

二、建立课外平台注重疏导。建立生命教育学习网站、生命教育实训基地等,帮助心理困境学生进行在线心理辅导、面询指导。建好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配置完备的心理辅导室,鼓励心理困境学生通过预约、上门、来信等方式,接受心理辅导。

三、以重大节日活动为载体,进行活动体验。利用法定的各种节日和纪念日,特别要以世界环境日、禁毒日、预防艾滋病日、消防日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为契机,整体设计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精心组织设计,激发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

四、重视与社会机构的互动。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青少年活动基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医院、敬老院等场所,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关于防范校园欺凌事件的建议

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高志萍反映: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这些施暴的花季少年们不仅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似乎还以此为乐,以此为荣,更有甚者用手机拍下视频发布到网上炫耀。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引起广泛关注,青少年研究专家结合案例分析原因,认为首先是家庭教育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习惯往往潜移默化,对孩子影响较大。一些有暴力倾向的学生,往往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其次是学校教育在思想品德方面课程设置的缺失。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思想品德教育只能放在次要位置,相关课程内容极为简陋,教学也是蜻蜓点水,起不到教育引导作用。再次是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网络游戏暴力泛滥,其中不乏色情暴力内容,让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模仿和尝试,进而形成暴力心理,产生暴力行为。还有是司法处置存在弊端。道德教育和行政处罚方式占主导地位的情况,造成了法律对青少年警示作用的削弱。有人甚至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违法犯罪的孩子,几乎成了问题少年免责的保护伞。因此建议:

一、强化社区功能,营造和谐社区、和谐家庭氛围。一个社区、一个乡镇、一个村庄,都是一个“小社会”,要加强“五好社区”、“五好家庭”、“模范乡村”等评比活动,营造和谐社区、和谐村庄、和谐家庭建设氛围,规范社区、乡、村文化活动,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加强社区、乡镇、村庄的保安建设,规范网吧管理,规范游戏管理,加大对传播暴力的影片、书籍的商人的惩处力度。

二、加快对校园欺凌处置的法律法规建设。对校园暴力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核定欺凌行为标准,加强对欺凌行为的刑事惩罚,如后果严重且施暴者有前科,即便是未成年人涉案,也可以当作成人刑事案件审理,所有参与者都实行“连坐”判罚。

三、加强学生心理辅导疏通。中小学的孩子年龄基本在6-16岁之间,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成长需要正能量,如果遭到欺凌,内心压抑又不敢跟家人倾诉的话,很可能就憋在心里,影响学习,也影响他参与其他的校园活动。而学校作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场所,应承担起这个责任,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对校园欺凌事件防患于未然。

 

网络编辑:车芳芳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