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总第118期)
民进吕梁市委 2016年5月30日
目 录
★ 易地扶贫搬迁应真正惠民生接地气
★ 深入推进大数据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 应尽快建立健全保护网络原创的法律法规
★ 关于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易地扶贫搬迁应真正惠民生接地气
骨干信息员张娟芳反映: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确定的“五个一批”精准脱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对于一些地处偏远,地理环境恶劣,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由于资源、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常规扶贫手段难以帮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脱贫,易地扶贫搬迁成为重要出路。
随着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的大规模实施,一些制约工程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瓶颈问题也凸显出来。首先是搬迁对象的确定问题。搬迁对象一刀切,对搬迁后失地农民的生活着落考虑欠缺。其次是选择搬迁安置点时对迁入地的人口吸纳能力考虑不足,对搬迁群众的意愿尊重不够,隐患较多。第三是安置房及安置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缺乏统筹规划,一些工程建设也存在偷工减料等质量问题。因此建议:
一、搬迁户的确定应精准摸底,切实将实事做好,确保惠民工程得民心。十八大以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活动等都是密切干群关系、确保人民政府为人民,人民干部为人民。对于这样的为民谋福的移民搬迁工程,一定要做到精准摸底、精准确户、精准实施,让搬迁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住上比较满意的房子,从心底里感受到政府的公平、公正、利民、爱民。
二、安置房建设要科学规划,严格监审,保质保量。安置房建设要考虑安置对象的特点,立足于住户的生活便捷;要有建设方案,精准到户,并强化工程监管,有关部门要跟进监督验收,防止豆腐渣、烂尾楼等现象发生,防止工程质量伤害了居住户的身体健康,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
三、千方百计为移居群众服务。一方面坚持绿色、协调、共享的发展的理念,通过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方式,加强对迁出地的土地、林木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加搬迁群众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加强对移居群众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同时还要解决好搬迁安置过程中土地调整变更、户口迁移、子女入学、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消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深入推进大数据产业助推脱贫攻坚
民进孝义小组组长、孝义市政协副主席张文钟,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雷姝静反映: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大数据也日益成为一个高端的以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兴产业,将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变革。抢抓大数据发展的历史机遇,推动大数据开发应用,发展大数据产业,有助于推进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数字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精准脱贫,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但目前大数据产业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以山西省为例,首先,大数据产业还缺乏统筹规划,政府重视程度不够,推荐力度不强,省、市层面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整体推进速度较为迟缓,政策、资金支持也较为缺乏。其次,“信息孤岛”的现象十分突出。各部门、各行业自行其是、条块分割普遍存在,比如政府各个部门之间多套信息系统同时并行,互相之间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第三,信息化应用不平衡。部门、行业、企业间的信息化发展程度不平衡,不少传统行业和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有限,有些中小企业仅仅满足于办公自动化、财会电算化等基本应用。相对而言,农、林、牧、渔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明显较弱。
因此建议: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和新宽带接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整合和挖掘现有的信息技术优势和数据资源价值,构建有特色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具体做法如下。
一、成立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任何重大项目的推进都离不开领导的参与和重视。应成立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任小组成员,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大数据发展协同推进机制。在深入调研发展大数据的资源和技术基础、研发能力、人才现状等情况的基础上,梳理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需求,明确产业发展的定位及目标,从总体上制定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大数据产业发展工作。
二、推动数据开放,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政府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扫除数据资源共享的障碍,推动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资源流动与共享。但同时也要充分注重对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制定数据资源权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法规细则,在保护数据资源的同时,促进对数据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三、组建产业联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发展机制
整合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等产业链资源,联合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的制造者、使用者与研究机构,成立大数据产业联盟,通过成员单位间的强强联合,加速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推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等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构建产学研创新平台,强化大数据基础和应用研究,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开发和集成创新。
四、积极引进和培养大数据产业专业人才。以大数据领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为载体,积极引进髙端人才,重点引进一批活跃在大数据技术发展前沿、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专业人才和团队。同时,围绕大数据产业所需的专业人才,建设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之间的联合合作,构筑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面向产业的人才培养机制。
五、结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各类数据中心。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等社会服务为切入点,加速各部门、各领域信息资源的融合共享。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逐步完善各个社会服务领域的数据中心,为建设一流的数据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尽快建立健全保护网络原创的法律法规
骨干信息员李丽静反映: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盛产了大量原创内容,但与此同时,网络侵权也是无孔不入。自媒体人的网络原创内容被不断侵权,却无计可施。因为网络原创者很难举证抄袭者因侵权所获利的数额,也很难证明自身因被侵权而损失有多大,加之一般讼诉周期较长,讼诉成本过高,所以。只能任人宰割、任人侵权。尽管网络原创者也使用一些技术手段对原创作品相关数据进行加密、限制访问、建立防火墙等维护网络著作权,但治标不治本。网络侵权行为,不仅直接对原创者造成利益损害,而且破坏了网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近期,由中国平安、腾讯企业媒体平台及新榜联合推出的国内首款“网络原创保护险”正式发布,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互联网+”时期的网络原创的合法权益。因此建议:
一、加强网络著作权的宣传和声名,树立尊重网络原创的意识。首先网络原创者要由保守拘谨不愿传播的态度变为将原创内容毫无保留地、大张旗鼓地公开发表,并说明是原创者,不给抄袭者余地。其次,利用各种媒介手段宣传网络原创权,普及网络原创、网络侵权及网络侵权的危害知识,提高人们对网络原创维权、侵权的认识。第三是网络服务提供商要加强监督,对网络侵权行为要严厉处罚。
二、加强网络原创权保护的相关立法。完善相关的《著作权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网络原创者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使其有法可依。
三、完善网络监督体系,加强网络执法。网络侵权行为的特点,以及侵权手段的进一步高技术化、多样化,要求相关执法机构组建更为专业化、技术化的团队,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督体系,更为及时有效地打击网络侵权行为;各发布平台也要提高发布门槛,营造保护网络原创的社会氛围,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于发现的网络侵权行为,发现一起就重罚一起,推动建立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四、加强与国际方面的合作。网络的国际性、跨区域性,要求网络原创的保护工作不能仅局限于一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面上保护网络原创。一方面借鉴国外对网络原创侵权行为的应对办法,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将其本土化;另一方面与国际上建立网络共建,共同维权机制。
关于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
骨干信息员雒建瑞反映: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重大举措。但目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医疗设备陈旧且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农民基本医疗服务得不到满足。二是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用基层群众的话说就是“县是龙头,乡是枢纽,村是网底”。但作为“枢纽”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却是生存困难,导致了“枢纽不灵,网底不牢”的严重现象。三是重医轻防的现象突出,卫生院缺少运营需要的基本经费,为了生存只能走以药养医的路,而村卫生室无基础医疗设施,要么承包给了个人,要么名存实亡。四是由于缺乏合理的人才机制,人才严重缺失,留守老人尤其是贫困村民就医难于上青天。因此建议:
一、加强对农村的卫生扶贫工作,健全农村医疗机构。曾经的“赤脚医生”方便村民就医,深得群众拥护爱戴。政府应把经济扶贫与卫生扶贫结合起来,在国家扶贫专款及有关扶持资金中划出一部分,专门解决贫困地区的医疗扶贫问题,加强乡村医疗机构和医疗人才的建设,确保乡乡有医院,村村有医生。同时,要加强对药品的进货和销售环节的管理,避免药品过多的销售环节而导致药价过高,确保农民用药安全和药品价格低廉。
二、建立村级医疗网络机制,推行医疗卫生管理的网络化。在村级医疗室里建立起医疗知识网络服务系统,针对农村多发病及重大传染病,提供相关的医疗卫生知识,便于乡村医生在就医过程中遇到难题及时解决,也可以让自我学习医疗卫生知识,增强预防意识,还能够加强对乡村医院的监管,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三、加强农村卫生人才的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调整农村医学教育方式,定向为农村专门培养全科医生。如职业技术学校可以设置相应的本科或专科班,专门招收农村学生,免费培养全科医生,通过专业技术考试发放医师资格证;同时还应完善继续教育机制,设置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班,将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中专以下学历人员采用宽进严出的机制吸收到医学院校进修学习,毕业后再回乡镇卫生院工作。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的乡及乡以下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大幅度给予工资优惠政策,在职称晋升上也要适当倾斜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