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进刊物 >> 社情民意 >> 内容

2016《吕梁民进信息》第14期

时间:2016-8-21 17:24:54  作者:   点击:

14

(总第123)

民进吕梁市委                             2016820


        

★ 调研报告——关于师范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师范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吕梁市政协委员范峻峰、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许春亮认为:我国的师范教育,历经发展,已形成包括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大系统的完整独立的体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独立定向型封闭式师范教育体系出现了逐步向开放式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师范教育改革大背景。

1999年6 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调整院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意味着50年来建立的独立定向型师范教育体系将走向开放。

师范教育由封闭式培养方式,逐步过渡为相对独立、相互融合、渐趋开放、动态调整、定向与非定向培养并存、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沟通的新的师范教育体系。

2003年11月,山西省教育委员会已经撤销了中师建制,要求中师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其目的是调整师范学校的布局结构,以适应发展。对师范教育的资源进行战略性重组,调整学校布局结构,逐步提高层次结构重心,积极发展高师教育规模,稳步压缩中师教育规模,由三级师范逐步向两级师范过渡。

二、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

1、开放式的教师教育模式使基础教育中的教师学历得到了提升,但大量综合性人才的加入又使得年经教师的职业技能趋于弱化。

2015年,被称为中国比较教育研究之父教育家顾明远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深化首都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综合改革高层论坛”上指出,“我们的师范教育改革走了弯路。比如说为了提高学历,就取消中等师范学校,而且把整个中师取消了”。还有就是,“1999年开始,我国提出不光师范院校可以培养教师,其他大学也可以培养教师,教师教育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许多师范院校变成了综合大学,而很多综合大学并没有设置师范专业。因此师范教育资源反而流失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各省份几乎每个地区都有中等师范学校(简称“中师”),培养对象为小学教师。这些学生接受师范“全科教育”,文理兼修,体艺兼备,专业功底扎实,综合素质较高。2000年前后,在“提高小学教师学历”的要求下,停办了一大批地方中等师范学校。导致的后果是农村学校得不到高质量的新鲜师资力量补充,师资短缺和师资质量下滑问题日趋突出。

2、师范学校布局问题。我国是大国穷国办大教育,广大的地区和人口在农村,而师范教育是面向地方,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事业。对师范院校的布局结构调整,应当充分考虑到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基础和不平衡状态,充分考虑该地区的人口状况、人才结构、对师资需求和培养质量情况;必须将其纳入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全局之中作出统筹通盘考虑,应当慎重分析本地区师范院校的现有规模、培养能力、结构布局,考虑到师范院校与其它高校的定位、作用与分工,考虑师范院校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资源合理配置、服务层面与任务分工等。而我们在对高师院校的布局结构调整时,并未完全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需要,统筹考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稳步过渡。在部分地方出现了盲目升格攀高,一哄而起,一刀切,不顾教学质量,不顾办学条件,浮躁冒进的倾向。尤其是在我省的一些地区,在当地基础教育还十分薄弱的环境下,不适当地削弱或取消师范教育,高师院校不恰当地向综合大学转轨的倾向。这种现象既不能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提高起积极作用,学校本身也未得到真正加强和提高。

在这一布局调整的过程中,原有的师范学校在地市设立的,多并入当地高校,部分条件好一些的的则升为大专。曾在建国以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为我国基础教育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师,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3、师范学校课程设置问题。来自教育基层的声音普遍认为,中等师范学校的课程设置最适合农村小学教育,所培养的师资最适应农村小学教育实际。

目前,农村教育战线上的骨干教师,大多是农村中等师范学校培养出来的。因为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知识,在这方面中等师范教育能起到独特的作用。中师教育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为没有高考升学压力,所以它开设的课程在提高任教能力上极为实用。比如体育、舞蹈、音乐、绘画、三笔字(毛笔、硬笔、粉笔)、普通话、教育学、心理学、手工劳动、信息、综合实践等课程,涉及面广,能力要求高。一个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教师,更适合儿童活泼的天性,更能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而在这一点上,直接从高中考入大学师专的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难以做到。

4、地方师范院校学科建设问题。师范学校没有专门的学科建设办公室。学科建设主要由教务处、科研处和各系办、室分管导致无法培养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无论从教学硬件设施,还是教师教学模式培养都没有进行更新。学校各类管理制度的制约,使教师教学能动性大打折扣。

5、农村教育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让人担心。小学教师在40岁左右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并且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于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语文、数学之外,其他学科也进一步得到重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开设英语和综合实践等课程,这些变化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我省吕梁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语文、数学教师占总数的89%,而音、体、美、英语、信息等其他学科教师总共只占11%。由于教师学科结构失衡,致使绝大多数农村学校的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课程不得不安排非对口专业教师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提升。或明或暗的代教现象大量存在。这将进一步导致农村小学教师青黄不接的问题更加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议对策。

1、我省应当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本省、本地区的原有的师范教育资源,以“国培计划”为契机,对广大基层教师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培训。我们应当重视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有效发挥高师院校和教师进修院校或培训机构的主体作用。在师资进修与培养培训活动中,高校与地方学区中小学的密切合作至关重要,在职教师的进修计划需要得到高校教育专业专家的支持和理论指导。当前我省师资培养培训的渠道正在畅通,但相互间都有一个适应提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的过程。

长期承担培养新师资任务的师范院校以及其它普通高校接受师训任务,同样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满足和适应新的更高的教育需要。教师进修院校和其它培训机构的建设须引起高度重视,比较而言,这些院校的办学基础、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一般多低于同类师范院校,加之在许多地区的院校布局结构调整中,教育学院、进修学院相当一批已并入其它高校,这些地区和这些学校应当慎重研究,采取措施有效地承担和实施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任务。

2、师范学校应该按照巩固基础、强化特色、重扶持创新”的学科建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为重点,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

制定并组织实施学科、专业中长期建设规划,着重加大基础学科、重点学科、基础专业、重点专业的建设力度。学校按照省级市级、校级学科分类建设管理、支持不同层次学科建设,并加强各级别资金投入和建设。鼓励基础学科特色学科研究的同时,充分利用吕梁市经济建设开发的大好机遇,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基地和合作伙伴,并根据学校现有学科基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了学科方向的知名度,突出幼儿师范教育特色、幼儿美育教育特色、幼儿技能教育特色。

加大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力度。从教师进修、学历培训、加大教学、科研资助力度等方面制订一系列政策,调动全校教师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科研资助方面,学校应当每年从财务预算中安排专款用于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等,并对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都有奖励 。同时,学校还采取发放科研津贴调动老师的科研积极性,(例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除了按1:1的配套资助以外,还按照1:1的比例发放科研津贴;以此实现学科的整体协调发展。

网络编辑:贺立辉 来源: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中国民主促进会吕梁市委员会(www.sxllmj.org.cn)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传真:0358-8223098 电话:0358-8223098 吕梁民进邮箱:mjllsw@163.com
  • 吕梁市市委大院 邮编:033000 晋ICP备10006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