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期
(总第122期)
民进吕梁市委 2016年7月27日
目 录
★ 应畅通民间慈善捐赠的渠道
★ 关于积极营造公益组织发展环境的建议
★ 关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建议
★ 应加强无人机飞行的监管
应畅通民间慈善捐赠的渠道
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张凌燕反映:慈善捐赠被称作“第三次分配”,在化解社会矛盾、扶助弱势群体和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每家每户的旧衣物书籍等物资的淘汰率也随之水涨船高,这些被淘汰的物资往往并不破旧,还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因此,我们大可顺应中央全民慈善的号召,将可以二次利用的物资捐赠给有需求的人,这样既解决了自身多余负重问题,又帮助了他人解决了资源紧缺问题,还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态,可谓一举多得。但在目前看来,民间捐赠面临很多问题,一是民间捐赠群众参与度低;二是旧物资的捐赠标准存在严重问题;三是捐赠的形式也有很大局限;四是捐赠供需不畅,有效捐赠大打折扣。因此建议:
一、培育慈善意识,鼓励民众参与。加大对全面慈善政策的宣传力度,如建立专门的慈善网站、慈善微信平台,宣传慈善公益,让民众进一步了解慈善事业,提高慈善意识。毕竟要形成全民慈善的局面不是一两句口号就能实现的,而是要深入广泛的动员、宣传、督促,要有一批人带头,指导周遭群众从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的小钱小物做起,逐步形成习惯,潜移默化中让慈善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二、规定捐赠标准,引导民众参与。接受什么样的捐赠,捐赠渠道有哪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尺度要求,以便于操作。比如服装类旧物,应规定干净、整洁、无破损等;家电、家具、生活用品类要有使用价值,符合安全标准等。
三、畅通捐赠形式,方便民众参与。民政部门可以在市区设立固定捐赠站,安排专职人员工作,随时接受市民捐赠。也可以在各居民小区轮流定时放置捐助爱心桶,收取捐赠物资。或开通捐赠微信平台,通过微信平台下单,民政部门进行上门收集捐赠物资。
四、做好捐赠对接,提高民众参与率。捐赠组织应账目透明、公开,让捐赠人感觉捐助项目有系统、有计划,自己的爱心落到实处;同时做好必要的监管工作,保证征收到的物资能在一定的时效内送到有需求的人手中。
关于积极营造公益组织发展环境的建议
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刘晔锋认为:社会公益组织一般是指那些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其主要活动是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和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是疏理社会人际关系、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减压阀”和“稳定器”。
目前,社会公益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公民对公益的认识还不够;二是民间自发成立的公益组织少。以300多万人口的吕梁市为例,只有三家公益性民间组织——吕梁志愿者协会、吕梁蓝天户外救护队、吕梁公益顺风车团队;三是缺少扶持公益组织发展的政策;四是公益人才缺乏。因此建议:
一、加大公益宣传的力度。要通过网络、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加强公益宣传,让政府、公民、企业更多地认识、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公益,形成全民参与公益,全社会受益的良好公益组织发展环境。
二、改革公益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社会组织的注册必须要有主管单位,这就造成一些社会组织难以登记注册,使其在公益事业开展过程中没有合法身份,其权利得不到合法保障,义务得不到合法履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
三、不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政府购买服务是促进公益服务组织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如购买物业管理服务、车辆定点维修服务,市容环境卫生保洁服务等。
四、建立促进公益组织发展的平台。整合现有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与资源,建立为公益组织发展的服务机构,为公益组织提供注册登记、政策咨询、资金支持、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这样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更为政府加强与改善社会管理,保证社会公共服务的良性供给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的建议
吕梁市政协委员、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梁瑜认为:近年来,我省医疗改革大幅推进,在基层农村大力推行公共卫生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这是保证用药规范,降低药品零售价格,强化农民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民生工程。
医疗改革的优点明显。药品零差率销售,压缩药品流通领域的中间环节,将药品价格降低,最终目的可让利于百姓。实行零差率销售后,人为增高的住院率也开始降低。但是,医改之后,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建设再次成为焦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差,导致农民不在当地看病就医,就诊流失率严重。这一情形由来已久,为改善这一状况,国家出台了提高当地就医报销比例政策,出台分级诊疗制度,鼓励农民在当地看病,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农村公共医疗服务补助政策的实行,许多基层医生不做医疗服务,只做公共服务,满足现在的收入水平,业务上不思进步,事业上不求进取。人民群众怨声载道,最终形成恶性循环,患者流失严重。因此建议:
一、适应改革潮流,打破地域分隔抓医疗。依托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医药联合体和托管模式,实行村医乡管、乡医县管的经营管理办法,全县医院一盘棋,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经营管理水平。
二、促进资源和人员流动,对外开放抓医疗。抓住中央和省市机关扶贫攻坚的机遇,加快联络,联系中央和省市名牌医院,进行一对一组合,邀请名医院专家定期前来坐诊,进行医疗扶贫,医疗救助,带动基层医疗机构水平提升。本市内基层卫生院,与县级以上医院加强联络,鼓励医护人员到县城以上大医院实习培训,县城以上医院医卫人员,也可以定期流动到乡镇医院工作,双向交流促进基层医疗水平。
三、建立特色医院,依靠特色抓医疗。培养基层卫生院优秀院长,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特色医院。随着农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对专科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强。基层医疗机构不要搞小而全,应在群众需求的心脑血管、骨科外科、手足病、皮肤病等方面深入研究,力求走出特色,创出水平,创建专科医院,以独特的专科技术在农村医疗市场上分一杯羹。
四、创造奖惩激励制度,依靠技术抓医疗。医疗工作,人员技术因素是第一位的。针对当前部分基层医卫人员工作惰性大、热情不高的实际,要出台有关制度,加强奖惩激励。一方面在编制、职称的方面予以倾斜,进行激励,另一方面,也要真正落实绩效工资制度,奖勤罚懒,考核激励,鼓励有所担当和作为,真正提高业务水平,改善服务态度,力争最大程度留住患者,实现大病不出乡。
应加强无人机飞行监管
吕梁民进骨干信息员刘海刚反映:最近,无人机、航拍等这些高大上的名词成为了热词,从官方的无人机产业到在电视真人秀节目高空拍摄,再到一些婚礼现场,无人机正在悄然“飞”进寻常百姓家。并且,随着国家对低空领域的逐步开放,民用无人机市场必将更趋于火爆。
但近年来关于无人机出事的新闻也屡见报端。2015年6月,两位南京市民在使用无人机航拍时,机器受风干扰失控竟掉进了地铁高架轨行区内,造成列车延误两分钟;2014年,北京一科技公司的三名员工,在没有航拍资质、未申请空域的情况下,操纵燃油助力航模飞行机(以下简称无人机)进行航空测绘,造成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军队出动直升机迫降的后果。无人机最大症结在于“黑飞”——即“飞行员”没有资格证,飞行没有向有关部门报告,超过飞行范围,“黑飞”极易引发公共安全事故。
我国虽有《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规定》《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等规定,也多为临时性、指导性规定,有关审批程序、管理规定、适航标准、处罚标准等相对滞后,飞行条件、飞行区域等问题都没得到解决。因此建议:
一、对无人机操作者进行实名认证制。无人机操作的人员管理必须统一管理机构,执证上岗,执证操作。执照可以细分等级,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用途进行分类,由不同部门进行监督和执法查处。
二、对无人机进行备案登记。首先出产时应对对无人机身份登记,做到“一机一码”,为无人机单机身份识别打基础;其次,无人机飞行前,应在相关管理部门备案;最后,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应将飞行线路和数据及时保存备案,及时移交有关部门。
开展“无人机禁飞区”活动。设置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飞行范围,并在禁飞领域设置明显标识,使让操作者明白,哪些地方是禁止无人机飞行的,同时积极宣传闯入禁飞区后的处罚后果。